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港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置入静脉港(Venous access ports,VAP)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港相关性血栓(Venous access ports-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VAP-CRT)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评估患者VAP置管发生血栓的风险,并为其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统计腺体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行VAP植入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共计517例,排除化疗结束后未查颈部血管彩超或上肢深静脉彩超的患者216例,排除IV期乳腺癌患者95例,排除合并多原发癌的患者7例,排除仍在化疗期间的患者60例,排除多次置港患者5例,最终纳入134名手术并置入VAP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将可能影响VAP-CRT形成的相关指标归纳整理,通过SPSS2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乳腺癌VAP-CRT的危险因素。结果1入组的134名患者,化疗完成后发生VAP-CRT的病例数为56例,其中有症状VAP-CRT的病例数为8例,无症状VAP-CRT的病例数为48例,VAP-CRT的总体发生率为41.8%,其中有症状VAP-CRT占6.0%,无症状VAP-CRT占35.8%。2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凝状态、原发性乳腺癌TNM分期可能与VAP-CRT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房颤史、置港部位(贵要静脉、颈内静脉)、乳腺癌分子分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型、三阴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血红蛋白与VAP-CRT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高凝状态、原发性乳腺癌TNM分期对VAP-CRT形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比年龄60岁的患者提升将近2.778倍[OR=3.778(95%CI:1.514~9.429),P=0.004];BMI≥28kg/m~2的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比BMI正常的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提升将近3.547倍[OR=4.547(95%CI:1.477~13.997),P=0.008];合并高凝状态的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比非高凝状态的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提升将近2.064倍[OR=3.064(95%CI:1.335~7.030),P=0.008];原发性乳腺癌TNM分期处于Ⅲ期的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比I期患者发生VAP-CRT的风险提升将近3.954倍[OR=4.954(95%CI:1.423~17.250),P=0.012]。结论1 VAP-CRT在置入VAP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无症状VAP-CRT的发生率高于有症状VAP-CRT。2年龄≥60岁、肥胖、高凝状态、原发性乳腺癌TNM分期Ⅲ期是VAP-CR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图0幅;表15个;参2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