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肝癌首次经TACE术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日  
【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分期较晚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作为侵入性手段的一种,TACE术后产生栓塞后综合征的问题在临床上一直没有很好的改善方案。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癌患者首次行TACE后栓塞后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栓塞后综合征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连续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217例,患者术前经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已明确临床诊断。通过查询病案信息获得患者TACE手术相关信息,经过筛选后纳入133例有意义的病例,根据TACE后有无栓塞后综合征症状将患者分为PES组和无PES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脾肿大、门脉高压、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HBV感染、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癌灶数量、肝功能分级、手术前后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NLR、AST、ALT、ALP、TB、LDH、AFP)、TACE手术方式(栓塞剂类型、化疗药物剂量及方案)、RECIST实体瘤评价(依据评分分为疾病缓解、稳定、进展)等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后使用修正Poisson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得到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3例患者中71例患者在首次行TACE后出现PES,发生率为62.8%,其中发热症状的患者有34例,发生率为30.1%;出现腹痛的患者有60例,发生率为53.1%;出现呕吐的患者有57例,发生率为50.4%。经统计发现两组在一般情况(年龄、BMI、脾肿大、门脉高压、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HBV感染)、肝癌BCLC分期、肝功能分级、白细胞计数、NLR、术前肝功能指标(AST、ALT、ALP、TB、LDH、AFP)、TACE栓塞剂类型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血清白蛋白、化疗药物剂量、化疗方案、RECIST评分为疾病缓解、手术前后ALP及LDH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RR=1.305,95%CI:1.060-1.606,P=0.012)、肿瘤直径10 cm(RR=1.352,95%CI:1.037-1.762,P=0.026)、化疗药物剂量(RR=1.006,95%CI:1.001-1.012,P=0.047)是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白蛋白40 g/L(RR=0.639,95%CI:0.414-0.988,P=0.044)、RECIST评分为疾病稳定[RR=0.433,(95%CI:0.234~0.799),P=0.007]是PES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肝癌患者首次行TACE术后PES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女性)、肿瘤直径10 cm、化疗药物剂量,三者促进PES的发生;血清白蛋白40 g/L、RECIST评分为疾病稳定是PES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临床应及早采取对应措施、预防性应用药物及术前心理指导等多种方式预防PES的发生。图0幅;表8个;参175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国莉;;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128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修霞;王德昌;邓湘;张永春;张宝珠;;中晚期肝癌患者49例临床治疗方法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年14期
3 栾丽红;刘长余;张春艳;;肝癌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30期
4 李红霞;郝玉霞;;肝癌并感染误诊为肝脓肿五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年12期
5 唐勇;刘长安;朱辉;;局部物理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6 李建军,张伟,兆瑞臻;电化学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20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4年02期
7 丛文铭,吴孟超,陈汉,张秀忠;老年人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61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4年05期
8 吴彤;陈磊;;肝癌精准诊疗新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年03期
9 刘双敬;沈玉妍;邓美瑶;;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年04期
10 李海鹰;教波;王小艳;;肝癌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甲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年02期
11 刘宇;欧璇;阎艺然;卢晓翠;李梅;周美娟;;肝癌患者144例血尿酸、白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的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6期
12 万钧;范上达;;肝癌肝移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04期
13 张世杰;马亦龙;;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现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2年04期
14 王玉霞;社会支持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15 王一飞,李军,李久香;nm-23基因与肝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11期
16 王民登,王超;淋巴细胞白介素-2受体及转铁蛋白受体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表达[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7 肖小炜;周亚杰;郭奉云;;肝硬变肝癌的细菌感染[J];China National Journal of New Gastroenterology;1996年01期
18 王征;周俭;;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综合策略[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12期
19 李培坤;耿小平;;肝癌耐药的基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12期
20 孙美琴;陈叶香;;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70例的术中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明德;谢晓燕;陈俊伟;申权;殷晓煜;黄蓓;;超声引导肝癌消融治疗[A];第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余智渊;孔轶;马国安;李科;欧双艳;;射频消融治疗5cm以下肝癌[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武金才;陆才德;彭淑牖;戴德坚;;再切除在肝癌复发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4 ;肝癌[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贾丽军;于石成;胡跃华;徐成东;冯国双;么鸿雁;李旭东;刘韫宁;;多水平模型在肝癌死亡病例与关联因素生态学分析中的应用[A];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马怀英;;中国肝癌致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卷)[C];2007年
7 孙惠川;周俭;朱小东;汤钊猷;樊嘉;;肝癌术后复发死亡风险评估和辅助治疗[A];第十五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8 左朝晖;李永国;肖华;许若才;刘寒春;李建良;余志渊;欧阳永忠;邱晓昕;刘景诗;;结合湖南的实情论湖南特色的抗肝癌之路[A];第十五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9 陈雪娟;刘慧卿;王楠;张柏林;;基于适配子的微悬臂传感器在肝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10 谢晓燕;徐作峰;徐辉雄;匡铭;王竹;黄蓓;吕明德;;实时虚拟导航引导肝癌消融治疗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全国介入超声及肿瘤消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1 周泽浩;郑荣琴;李凯;贺需旗;;计算机自动制定和手动制定肝癌消融计划的对比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介入超声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2 周福生;季幸姝;;肝癌的中医药研究评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3 周礼萍;;酸收法在肝癌腹泻中的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4 李竞;张立春;;肝癌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5 郑树森;;肝癌的诊治进展[A];2009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6 尹美珍;操凤;肖安菊;鲁争;喻昕;;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17 陈汝福;;肝癌的微创治疗进展[A];2010广东肝病防治百日行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10年
18 郑树森;;肝癌的预防和治疗[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19 杜发斌;蔚林兰;冯明辉;张瑞;黄崇政;;益气、化瘀,逐水法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0 郑荣领;;2011中印文化交流年,我们肝癌防治应该向印度学习什么?[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建立;原代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化疗敏感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林超;CRNDE/miR-33a-5p/CDK6轴调控肝癌增殖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3 朱观南(Chee Yong Sung);肝癌的中西医治疗法及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钟崇;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周蓓;参桃软肝方对中晚期肝癌保肝抑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蒋扬富;肝癌复发、转移及抗血管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7 李西山;驱动蛋白家族成员KIF2C/4A/10/11/14/18B/20A/23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20年
8 何佳;LncRNA LINC01093抑制肝癌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9 卢杉;长链非编码RNA:HOXD-AS1在肝癌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10 曾映荷;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1 毕承明(Pi Cheng Ming);肝癌证治规律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2 黄兴华;肝癌预防、早期诊断及发生机制中三个相关问题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4年
13 董亚萍;基于临床样本和动物实验的马兜铃酸暴露与肝癌发病关联分析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20年
14 邹奇飞;肝癌中具有转移特性肿瘤干细胞的鉴定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5 张洪新;肝癌生物标本库的建立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6 崔永安;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砒霜制剂抗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17 李韧;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干细胞样肝癌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8 王斌;热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9 陈琼锋;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对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21年
20 廖燕;广西肝癌高发家系氨基酸代谢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日;肝癌首次经TACE术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22年
2 武金才;再切除在肝癌复发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D];浙江大学;2002年
3 胡瑞;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高尔基体糖蛋白73联合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应用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22年
4 黄磊;一组蛋白降解相关分子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叶会丽;清热疏肝法治疗肝癌介入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赖浩然;基于深度学习的肝癌自动分割及大血管侵犯预测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22年
7 徐超;肝癌类器官建库和可用性评估及其对精准医疗应用的探索[D];厦门大学;2020年
8 孟涛;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蛋白组学及临床治疗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
9 张轶静;Tβ10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湖北医药学院;2021年
10 李昌标;基于血清外泌体miRNA预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11 张芬芬;白细胞介素-17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12 禹鸿鸣;醛缩酶B在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耐药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13 梁芷冰;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过表达对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4 平骁功;pcDNA3.1-UC001kfo的构建及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年
15 时志龙;肝硬化影响循环肝癌细胞形成复发转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6 邹瑜斌;复发性肝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17 闻炳基;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肝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18 覃凤芳;白细胞介素-9表达水平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相关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
19 钱晓雯;基于基因测序数据的肝癌复发生物标志物及复发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21年
20 冯晓丽;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D];郑州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通讯员 武海亮 林伶;混合现实技术引导 精准切除肝癌[N];大众卫生报;2019年
2 开江县回龙中心卫生院 胡春辉;肝癌如何治疗?晚期患者有哪些症状?[N];大众健康报;2021年
3 记者 陈青;两成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超5年[N];文汇报;2014年
4 ;台发现治肝癌新法[N];大众科技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郑颖瑶;肝癌新标志物呼之欲出[N];健康报;2009年
6 记者 刘霞;肝癌潜在新疗法出现[N];科技日报;2023年
7 记者 汤桂平;肝癌很可怕,但并非不治之症[N];绍兴日报;2020年
8 融媒体记者 蔡增蕊;新版肝癌诊疗规范为临床提供指路明灯[N];医师报;2021年
9 融媒体记者 秦苗 通讯员 梁敏怡 张霖;中晚期肝癌:精准与综合治疗并重[N];医师报;2022年
10 本报记者 张思玮;当中晚期肝癌遇上钇90微球[N];中国科学报;2021年
11 本报记者 陶婷婷;让肝癌患者从科学技术中看到生命曙光[N];上海科技报;2021年
12 本报记者 吴雪琴 通讯员 黄芳铭;肝癌患者如何正确饮食[N];中国食品报;2021年
13 薛坤;吴健雄:勇闯肝癌外科“禁区”[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4 本报见习记者 郭爽 记者 张思玮;遏制肝癌于萌芽状态[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5 胡德荣;我国发现促肝癌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6 融媒体记者 宋箐;一起向未来! 着力打造肝癌指南的宣传阵地[N];医师报;2022年
17 ;未来25年肝癌死亡年均仍超10万[N];医师报;2022年
18 衣晓峰 孙理 张好诚;我专家提出晚期肝癌化疗新方案[N];科学时报;2010年
19 本报记者 王潇雨 崔芳 通讯员 张晓丹;肝癌:早筛“这根弦”上的悲喜录[N];健康报;2022年
20 融媒体记者 宋箐 蔡增蕊;以指南为引领 书写肝癌诊疗未来[N];医师报;202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