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浓度睾酮对大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柴市平  
【摘要】:目的分析外源性睾酮浓度变化对大鼠卵母细胞和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探讨优质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适宜的血清睾酮浓度,评估睾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1选择6周龄健康SD大鼠,其中雌性大鼠71只,雄性大鼠13只,适应性喂养后考察动情周期。2结合文献进行预实验,确定丙酸睾酮对大鼠作用的浓度范围及时间。3实验随机分成T_0、T_(0.25)、T_(0.5)、T_1、T_(1.5)组,连续10天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花生油溶液,构建不同睾酮浓度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花生油,次日晨眼内眦取血,ELISA连续监测血清睾酮水平,每天定时称重并记录。4建立模型成功后,取出卵巢组织观察大体形态、用HE染色行卵泡形态分析及计数。5控制性促排卵后,每组各5只雌鼠收集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Ⅱ,MⅡ)卵母细胞,分别应用线粒体红色(Mito-Tracker Red)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JC-1荧光探针、钙黄绿素乙酰甲酯(Calcein AM)荧光探针对卵母细胞进行荧光染色,统计T_0、T_(0.25)、T_(0.5)、T_1、T_(1.5)条件下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分析卵母细胞在特定外源性睾酮浓度下的线粒体数量与分布、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与线粒体膜通透性。6每组另外5只雌鼠进行雌雄合笼,体内受精后,获取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后续胚胎发育。结果1不同浓度睾酮会对雌性SD大鼠体重产生差异化的作用,其中T_(0.25)组大鼠体重较高,而T_(1.5)组大鼠体重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雌性SD大鼠内环境最终使睾酮水平维持在一个范围波动,观察期前7天内各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皆高于T_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各组间睾酮浓度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末3天各组SD大鼠血清睾酮浓度趋于稳态,各组间差异与外源性睾酮浓度正相关,整体比T_0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T_0组相比,T_(0.25)组大鼠生长发育的卵泡数量增多,T_(1.5)组囊状卵泡与闭锁卵泡的数量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ito-Tracker Red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数目与分布染色结果显示,相对于T_0组,T_(0.25)组荧光强度变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5)、T_1、T_(1.5)组的荧光强度相对T_0组降低,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CFH-DA荧光探针标记卵母细胞活性氧的结果显示,与T_0组相比,T_(0.25)组的卵母细胞荧光强度较高,ROS浓度较大,而T_(0.5)、T_1、T_(1.5)各组卵母细胞荧光强度降低,ROS浓度逐渐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JC-1荧光探针标记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结果显示,相对于T_0组,T_(0.25)组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膜电位荧光强度特征值增加,T_(0.5)、T_1组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膜电位荧光强度特征值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Calcein AM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膜通透性的结果显示,T_(0.25)组卵母细胞荧光强度相对于T_0组增加,T_1组卵母细胞荧光强度相对于T_0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外源性睾酮浓度对SD大鼠胚胎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其中T_(0.25)组,胚胎发育正常,优胚率较高,而T_1组,胚胎发育相对质量较差,优胚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给大鼠注射适中浓度的外源性睾酮(约0.25mg/m L)可以促进卵巢、卵母细胞及其线粒体的活性,维持胚胎的健康发育;2注射过高浓度的外源性睾酮(1mg/ml)会对雌鼠的卵巢、卵母细胞线粒体、胚胎后续发育造成负面影响;3给大鼠注射0.5mg/m L的中等浓度外源性睾酮,对大鼠的相关性状影响不大;4基于大鼠中实验结果,提示在临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维持适中的睾酮浓度用以改善不孕患者的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状况,可能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手段。图16幅;表5个;参147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谭信,彭安,王永潮,何大澄,唐永政;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对SD大鼠卵母细胞排极过程的影响[J];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2001年S1期
2 钟睿翀;杨炯明;林卡莉;朱宏泉;刘菲予;苏水莲;廖华;;二甲基亚砜对大鼠睾酮的实验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李传翔,姚尚龙,聂辉,张玉芹,吕斌;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表达大鼠肌肉乙酰胆碱受体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年02期
4 陶运明,莫绪明,谷兴琳,彭卫,戚继荣,顾海涛,张儒舫,钱龙宝;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大鼠模型的建立[J];江苏医药;2005年07期
5 陈红;王延蛟;焦谊;孙丽丽;库热西·玉努斯;关亚群;;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苗淑红;陈印璇;吴琳琳;罗丽莉;;罗非昔布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作用[J];河北医学;2008年12期
7 陈欣;宋岩;邓永志;文立平;;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抗苗勒氏管激素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17期
8 温进坤,韩梅,杜玮南,高社军;一种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年01期
9 李菊香,周智霞,杨春星,范少光;阉割和睾酮替代对大鼠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周凯;丁宁;;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24期
11 陈江;马贵同;张涛;龚雨萍;唐志鹏;;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9年10期
12 马麟娟;兰义兵;李娟清;曲凡;周坚红;;大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模型中局部与全身免疫机制的研究[J];菌物学报;2017年03期
13 邹圣强;潘鑫;魏超;苏兆亮;王一镗;;大鼠下肢挤压伤模型不同挤压时间的生化指标观察[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年02期
14 官宗华;宋捷民;张世亮;丁晓越;;胃实热证大鼠模型舌象诊断的建立及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09期
15 曾绩娟;杨博华;朱凌群;李丽娜;李玉锋;陈圆;;下肢缺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6期
16 安亦军;刘江;黄敏君;李淑珍;郭增柱;;瑞香素治疗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7 王勇生;桂淑玉;李永怀;;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2期
18 胡嘉元;李锘;底君;王思丹;刘青武;陈静;杨顶权;;丹参酮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大鼠模型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年03期
19 刘卫东;冯燕;惠文佳;王春;司军强;高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分布[J];海南医学;202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崇廉;王志平;刘学源;傅智丽;;疏肝消脂Ⅲ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杨鉴冰;孟巧绒;陈梅;刘东平;朱丽红;;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冯崇廉;王志平;刘学源;傅智丽;;疏肝消脂Ⅲ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魏盛;宗绍波;乔明琦;;愤怒、郁怒反应模型大鼠不同脑区5-羟色胺含量分析[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3年
5 曾宇婷;张艳丽;莫家尧;张禹欣;闫文娟;;PTH衍生肽对大鼠牙周骨缺损修复的作用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22年
6 連宇致;謝書毓;吳柏姍;趙振瑞;;枸杞多醣對護肝與保護胃腸的影響[A];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营养科学大会摘要集[C];2022年
7 褚宇宁;陈春燕;盛琦;韩磊;;玉米肽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营养科学大会摘要集[C];2022年
8 何宝国;栾晓;马莉;;褐藻糖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小肠近端肠道动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营养科学大会摘要集[C];2022年
9 张烨冰;丁皓月;许磊;赵素丽;胡守娜;马爱国;马岩;;长期过量饮酒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及叶黄素补充改善效果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营养科学大会摘要集[C];2022年
10 任可;姚传福;吴悠;刘煜;王惠;徐新萍;周红梅;赵黎;彭瑞云;;微波辐射对大鼠空间工作记忆和识别记忆的影响及其结构基础[A];第十七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2年
11 王德文;左红艳;韩红星;孙志辉;李亚里;李杨;彭瑞云;;高功率微波对不同性周期雌性大鼠三代生育影响定量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2年
12 丁桂荣;张克英;郭玲;;经颅直流电刺激促进脑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2年
13 孙蕴哲;张淼;王俊楠;侯瑞艳;关毅;李宁;姚三巧;;特丁基对苯二酚在瓦斯爆炸肺损伤的作用[A];2022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2年
14 张淼;孙蕴哲;彭桂馨;王俊楠;侯瑞艳;丁春节;洪珊;姚三巧;;二甲双胍对瓦斯爆炸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A];2022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2年
15 丁春节;洪珊;孙蕴哲;张淼;彭桂馨;关毅;李宁;姚三巧;;基于RNA-Seq技术对瓦斯爆炸致大鼠肺损伤的转录组学分析[A];2022年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2年
16 胡爱荣;蒋素文;孟依娜;陆佳林;朱波;何哲耘;;桑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线粒体功能及Nrf2-ARE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11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C];2021年
17 王惠;朱睿卿;徐新萍;赵黎;王浩宇;张静;姚斌伟;董霁;高亚兵;彭瑞云;;L和C波段微波同步暴露对大鼠学习和记忆、海马结构及外泌体差异蛋白的定量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2年
18 返朴;;大脑新生神经元:加速你遗忘的“催化剂”[A];《科学与现代化》2021年第一季度[C];2021年
19 王友华;陈伟;马美;贾浩;宋寅平;李素娟;李昆哲;滑艺杰;;有氧运动调节副交感神经降低I/R大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医学分会)[C];2022年
20 于涛;房国良;李鹏飞;赵鹏;高晓嶙;杨星雅;李良;;不同运动方式调控脑内BDNF表达促进脑健康的差异与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医学分会)[C];202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红;新生大鼠卵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调控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2 钟雪玉;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杜源;解郁安神颗粒对中风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其神经网络机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余贵泉;RNF10对代谢紊乱大鼠颈动脉再狭窄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5 丁艳霞;衰老相关的大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功能衰退及轴突始段可塑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6 徐荧;TGF-β3通过Lgl2调节大鼠血睾屏障及睾丸支持细胞乳酸分泌功能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7 李大虎;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8 吕姝菡;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非手术模型制备及证候属性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金颖;基于脂肪能量代谢探讨背俞穴埋线对OVX大鼠肥胖的作用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白增华;深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1 于海睿;苏木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李叙颖;基于TLRs/MyD88/NF-κB通路探讨消瘿颗粒对EAT肝郁脾虚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3 陈卓;双参通脉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4 康伊;补肾益气活血组方调控WNT信号通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生物学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5 李全生;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6 张东伟;益脉颗粒调控线粒体自噬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7 赵妍;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对CLP模型大鼠抗炎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8 宁志远;早期饥饿-过度营养大鼠模型构建及糖脂代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9 王啸虎;大鼠腰骶髓5-羟色胺2A受体及脊神经在排尿控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0 张天一;中枢nesfatin-1对肥胖SD大鼠减重术后摄食行为及MC3/4R-ERK信号通路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柴市平;不同浓度睾酮对大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22年
2 武蒙;体外冲击波在大鼠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
3 白洪宇;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殷骏;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D];苏州大学;2007年
5 崔博;大豆蛋白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及其代谢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黎心四;异甘草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保护效应及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刘艳丽;来曲唑法和脱氢表雄酮法诱导PCOS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张硕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血瘀大鼠病症结合模型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陈浩;肝癌大鼠体内组织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陆永雷;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记忆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11 郝红伟;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血浆激肽释放酶在其发病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2年
12 罗少波;心理应激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建立及中医药干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13 陈畑宇;氢氧化钠介入法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及细辛对其心率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14 田列;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代谢组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15 张天屹;甘草酸二铵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的治疗作用[D];青岛大学;2019年
16 张棋;慢性脑低灌注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持续性损伤及通透性改变[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17 陈志;肝肾阴虚型DR中药治疗的临床数据挖掘研究及芪贞降糖颗粒对大鼠VEGF、MIP-1及Lp-PLA2表达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18 王铎;载脂蛋白A-Ⅳ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19 王恩静;参地颗粒对慢性肾炎患者及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PBMC凋亡、MCP-1、TGF-β1的干预作用[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
20 李丹丹;特制牛肉汤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最少有效干预时长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黄辛;华东师大成功构建转基因“聪明大鼠”[N];科学时报;2009年
2 记者 张梦然;源自人体细胞的肠道成功移植给大鼠[N];科技日报;2017年
3 记者 冯卫东;大鼠研究显示孕期压力或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用大鼠还是用小鼠?[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孙爱民;新技术实现大鼠多基因同步敲除[N];中国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 许琦敏;大鼠有望成实验室头号“明星”[N];文汇报;2010年
8 孙忻;人类首次获得克隆大鼠[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姜澎;聪明大鼠 解密大脑记忆功能[N];文汇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小龙;美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大鼠肢体[N];科技日报;2015年
11 记者 刘霞;大鼠实验表明大脑衰老是否可逆取决于生长环境够不够软[N];科技日报;2019年
12 记者 胡德荣;中美科学家成功绘制大鼠转录组图谱[N];健康报;2014年
13 记者 张梦然;卵母细胞数十年休眠之谜解开[N];科技日报;2022年
14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成[N];解放日报;2014年
15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6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被成功绘制[N];光明日报;2014年
17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18 ;关木通对大鼠致癌性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9 记者 许琦敏;出生后卵母细胞还能不断产生[N];文汇报;2009年
20 记者 蓝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还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