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炉块状带炉料抗压强度模拟研究

王杏娟  
【摘要】:喷吹煤粉是近年来高炉炼铁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煤粉的成本约为焦炭的50%,而置换比则一般高于0.8,以煤代焦大大降低了炼铁成本。因此国内外炼铁行业均在大力发展高炉喷煤技术。 随着喷煤量的提高,焦比大大降低,料柱透气性变差,焦炭负荷增加,失碳率升高,炉料高温强度对高炉顺行的影响越来越大。本课题使用一个热模型对高炉块状带进行了模拟试验。使用一个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模拟高炉内的温度条件,重点研究了焦炭和球团矿反应后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 1. 焦炭失碳率在高炉块状带950℃以下的区域内变化不大,而在高于950℃的区域则提高很快。 2. 高炉间接还原区内焦炭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直线下降。 3. 在块状带高温区内,焦炭强度受温度和失碳率的双重影响,随温度的升高下降更为严重。 4. 高炉块状带内焦炭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可达75%以上,其中由失碳造成的强度降低占据了其中的37%。失碳率严重影响焦炭高温抗压强度,二者大致具有线性关系。 5. 块状带内球团矿的抗压强度分布受温度和还原率的双重影响,可用近似的直线关系来描述。 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冷强度代替高温强度,很难代表炉料真实的高温物性。本课题通过研究在高炉反应条件下焦炭抗压强度与温度和失碳率的关系以及球团矿抗压强度与温度和还原率的关系,提出一套全新的焦炭和球团矿质量评价方法。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实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秉铎;赵志纯;陈世超;李文忠;;100%球团矿高炉布料规律的实验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2 张春雷,吴文达;国外球团生产的节能[J];鞍钢技术;1993年09期
3 John H.Scheel ,张志明;阿姆科公司对高炉内碱金属的控制[J];烧结球团;1982年05期
4 伏明;钟大鹏;;马钢2500m~3高炉精料入炉实践[J];炼铁;2003年S1期
5 陈大受 ,雷德礼;高铁锡矿尾砂制造球团矿时氯化焙烧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60年02期
6 傅守澄;第六讲 球团矿固结过程基础(续二)[J];烧结球团;1982年06期
7 吴捐献;;武钢高炉合理炉料结构研究——澳大利亚球团矿合理搭配试验[J];钢铁研究;1988年01期
8 黄金堂;闭立钢;杨剑;林发标;;柳钢使用自产球团矿实践[J];柳钢科技;2004年02期
9 刘文权;;对我国球团矿生产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炼铁;2006年03期
10 王筱留;宋阳升;;MgO在球团矿中赋存形式的研究[J];钢铁;1988年07期
11 邢献炳;;碱性球团矿的生产及其冶金性能研究[J];江苏冶金;1989年05期
12 黄典冰;孔令坛;;球团矿内配煤粉燃烧动力学及其过程模型[J];钢铁;1992年03期
13 薛立基;马乃洋;;硫酸渣用于球团生产的实验研究[J];湖南冶金;1992年01期
14 李学仁;吴捐献;;降低烧结矿球团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的新方法[J];钢铁研究;1993年03期
15 王红斌;高比例球团矿在太钢300M~3高炉上的应用实践[J];山西冶金;1995年03期
16 孙宝银;徐明;;烧结配用球团返矿粉的实施方案及生产实践[J];炼铁技术通讯;1999年10期
17 邓岩,张青山,周吉祥;浅谈提高球团质量的措施及实践[J];金属矿山;2003年11期
18 邓岩,张青山,周吉祥;提高球团质量的措施及实践[J];矿业工程;2003年06期
19 马海栋,杨建中;邢钢竖炉0.3碱度球团矿的生产实践[J];河北冶金;2004年02期
20 潘群;高效膨润土的试验研究[J];四川冶金;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蒙;任伟;陈三凤;;国内外球团矿生产现状和展望[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2 侯兴;;新钢球团厂球团矿含Zn来源及控Zn措施分析[A];2008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军;贾彦忠;梁德兰;;赤铁矿球团焙烧过程研究[A];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金堂;闭立刚;杨剑;;柳钢使用自产球团实践[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5 邹永刚;熊佐恒;刘强;;新钢4号高炉外购焦质量恶化后的生产实践[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6 周师庸;;重新评价气煤类煤对焦炭质量的贡献[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7 吴伟;李兆友;姜茂发;;我国古代冶铁燃料问题浅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补集)[C];2009年
8 杨彬;李海山;胡顺利;李振河;杨利芬;常根生;;大型新兴立式磨在球团矿生产上的应用[A];2011年“天山重工杯”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五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教战;;焦炭性能对冲天炉铁液质量的影响[A];第六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邹德余;伍成波;何生平;徐刚;鲁德昌;龚文渠;;重钢焦炭高温性能测定研究[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抑制溶损反应改善焦炭热性质[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任维;焦炭流化床燃烧条件下氧化亚氮生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3 张聚伟;高温条件下NO-焦炭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元波;含锡锌复杂铁精矿球团弱还原焙烧的物化基础及新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王介生;球团烧结过程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邵敬爱;城市污水污泥热解试验与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申峻;不同煤阶煤的炭化成焦过程及SJ96焦炉成焦工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8 李福民;喷吹煤气高炉的炉料同化过程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吴寒芬;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武钢矿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斯东波;超细煤粉再燃和深度空气分级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杏娟;高炉块状带炉料抗压强度模拟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磊;邯钢高炉原燃料冶金性能对喷煤量影响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3 肖大伟;本钢球团矿链篦机—回转窑热工系统诊断及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4 冯智慧;大量喷煤下高炉过程参数的变化及其对策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梁明昭;焦炉加热火道温度模型的建立及焦炉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王丽丽;提高宣钢球团矿质量的试验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8年
7 何奥平;巴西镜铁矿球团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朱艳丽;微波干燥矿物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唐艳云;高压辊磨强化PFC镜铁矿球团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田甜;生物质矿石炼铁技术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广成;中国还能无限制生产焦炭吗?[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中煤公司(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秘书处;国际焦炭近期供应偏紧价格走高[N];国际商报;2002年
3 ;中国是世界焦炭最稳固的供应基地[N];国际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曦;山西焦炭难觅“出路”[N];国际商报;2004年
5 记者 张临山;焦炭期货将在大商所上市[N];山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高蕾;煤焦钢“三国演义” 焦炭期货呼之欲出[N];中国煤炭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秀萍;山西焦炭业 呼唤“欧佩克”[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8 中煤焦化控股有限公司 北方焦炭联合体秘书处;阶段性、结构性供给过剩凸现焦炭市场[N];中国冶金报;2005年
9 曾天舒 严刚;九江石化焦炭出口美国[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郭凤美;山西焦炭业:自救能突围吗?[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