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钢SWRCH35K冷镦钢的质量研究
【摘要】:
为了研究宣钢SWRCH35K冷镦钢的质量问题,通过现场系统取样和试验检测等方法,观察了钢中大型夹杂物,显微夹杂物的形貌,并用扫描电镜对钢中夹杂物做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冶炼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夹杂物类型、数量、分布以及T[O]、N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冷镦样和盘条样的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夹杂物等影响冷镦性能的因素,得出冷镦盘条开裂的原因。
研究表明:铸坯的T[O]平均为41×10-6;铸坯N平均值为68.67×10-6;大型夹杂物平均值为105.33mg/10kg,以硅酸盐类的复合夹杂物为主;LF处理后显微夹杂物的含量较处理前有很大减少,说明精炼去除夹杂物效果较好;中间包中的显微夹杂物的数量较LF处理后有所增加,首先,原因为中间包覆盖剂只有碳化稻壳,碳化稻壳有良好的绝热保温作用,但不能防止二次氧化和吸附夹杂物;其次,长水口没有采用氩封而吸入空气;铸坯中的夹杂物中含有Ti、Zn、Na、Ka等元素是来自结晶器保护渣,说明结晶器存在卷渣现象;各个工序显微夹杂物的变化规律与T[O]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冷镦开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盘条表面存在折叠;盘条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呈块状,铁素体占30%~50%,未发现贝氏体和魏氏体组织;盘条的晶粒度普遍较高,达到9.0~10.0级,会导致抗拉强度提高,冷镦性能变差。虽然没有发现夹杂物直接导致冷镦开裂的现象,但是,较高含量的夹杂物将限制冷镦性能进一步提高。发现钢的夹杂物中含有氯元素,并分析了氯元素的来源和对冶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