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明治型机织间隔织物复合板材层间及冲击性能研究

柳茵茵  
【摘要】:本文采用高强低伸工业涤纶为原料加工机织间隔织物,对间隔织物空间进行泡沫填充,面层与树脂进行复合,开发了三明治型复合材料板材,并对板材的各项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首先进行了不同组织结构机织间隔织物的设计与织造。在机织间隔织物织造完成的基础上,选择聚氨酯泡沫作为填充材料,选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进行复合材料板材加工。对复合材料板材的两种加工工艺——先填充后复合工艺和先复合后填充工艺,进行了实验探讨,最终确定选择先填充后复合工艺作为后续复合材料板材的加工工艺。 对复合板材的层间性能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材料的剪切和剥离的破坏模式。探讨了机织间隔织物组织结构对板材各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板材受到剪切力的作用时,会产生泡沫和面板脱离的第一波峰剪切强度与结接纱断裂的第二波峰剪切强度。接结纱密度越大,板材剪切强度越大;较低的面板组织密度对第一波峰的剪切强度有有利的影响,但会对第二波峰的剪切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随接结纱密度的增加,间隔织物复合材料板材失效所需的剥离力也随之增加;面板组织密度的增大使得复合板材的剥离性能有所提高;最大剥离力随着接结纱高度减小有增大的现象。 对机织间隔织物复合板材的冲击性能和冲击后板材的剩余侧压性能的研究表明,在相同冲击能量作用下,不同接结纱高度复合板材的损伤模式不同,低高度的板材易产生皱损损伤,较高高度的板材为面板和芯子的冲击破损。在相同的冲击能量下,面层组织为方平的复合板材表观破坏程度较小,而面层组织为平纹的复合板材的表观破坏最为明显。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材料剩余侧压强度均不断下降。其中面板组织为平纹的复合材料板材侧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小,而面板组织为方平的板材侧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增刚;;复合板材传热动态特性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董依平;;新型非金属复合板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7期
3 吴元国;;塑料复合板材层间的粘结[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0年04期
4 张朝生;采用表面活化结合法生产复合板材[J];上海金属;2002年02期
5 ;新型复合板材[J];技术与市场;2004年02期
6 ;空调风管用复合板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5期
7 蔺焘;郭文静;高黎;王正;;原料形态对棉秆-塑料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闫晗;;农业废弃物纤维/废旧塑料制备复合板材的研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9期
9 李正华;;钛-钢爆炸复合板[J];金属学报;1974年01期
10 李兰,梁涵渊,王德禧,杨凤志;汽车内顶复合板材的研制[J];中国塑料;1996年04期
11 刘瑞霞 ,李娜;洁具复合板材的成型加工[J];上海塑料;2001年04期
12 胡兰青,卫英慧,侯利峰,许并社,黄源;复合板材的爆炸接合技术[J];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11期
13 陈晓东;周南桥;张海;;钢/聚氨酯/钢复合板材制造工艺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8年04期
14 蔺焘;郭文静;高黎;常亮;王正;;两种形态棉秆与回收塑料制备复合板材的工艺[J];木材工业;2011年04期
15 张丽;杨湘杰;刘勇;;新型铜/非晶复合板材的制备和弯曲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10期
16 吕丹;多化琼;蔺焘;穆波;黄金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增强纸塑复合板材的工艺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7 庄晓伟;刘志坤;陈顺伟;叶黎佳;;不同胶黏剂胶合的竹炭复合板材性能的差异分析[J];中国人造板;2010年11期
18 罗建举,彭彦,罗建中;防火耐水型桉树复合板材生产工艺研究[J];木材工业;2000年03期
19 汪洋;新型复合板材填补国内空白[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10期
20 余雄庆,杨景佐;复合板材低雷达散射截面优化设计的研究[J];航空学报;199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飞达;朱荣跃;蔡建明;;我国建筑复合板材21世纪发展战略与思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奚飞达;朱荣跃;蔡建明;;我国建筑复合板材21世纪发展战略与思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师雪飞;;0.6mm复合板材包覆层加厚工艺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赵健;周世峰;左社强;钟兵;;竹/玻璃钢复合板材抗静荷载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5 谢延翠;;485铝合金复合板材的研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裴俊峰;邓明晰;;复合板材弹性参数变化对超声兰姆波的影响[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徐崇义;谢延翠;沈君;;485-O铝合金双金属复合板材的研制[A];2010'全国铝板带箔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蔺焘;郭文静;高黎;王正;;两种形态棉秆与塑料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卫文;郑小平;张大童;罗宗强;;轧制形变量对7075/6009层状复合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10 奚飞达;朱荣跃;蔡建明;;我国建筑复合板材跨世纪发展战略与思考[A];全国新型墙体材料及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与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广、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松远;基于模态分析的木塑复合板材振动特性研究与缺陷识别[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何娟;建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丹;柠条纤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增强纸塑复合板材的工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海翔;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复合板材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滕立格;GF-Pb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柳茵茵;三明治型机织间隔织物复合板材层间及冲击性能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杰;利乐包装废弃物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徐超;Mg-ZK60层状复合板材的组织观察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墨卫娟;复合板材激光弯曲成形规律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陈英时;累积叠轧Mg/Al复合板材界面及断裂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杨磊;竹炭复合板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裴普哲;建筑补强用碳纤维复合板材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秋红;新型竹塑复合板材问世[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列飞 金虎;新型竹塑复合板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3 巧云;用鸡毛修建房子抗虫阻燃又环保[N];四川科技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夏海;新墙材 换代“秦砖汉瓦”[N];中华建筑报;2002年
5 汕头高新区环力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邱泽辉 林殿雄 陈利锡;改性聚苯醚在新型金属复合板材中应用前景广[N];中国建材报;2005年
6 东国;汕头高新区环力金属复合板材项目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7 刘宏;新型复合板材通过鉴定[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记者 谢吉恒;建成改性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生产线[N];中国冶金报;2000年
9 马晓牧本报记者 王哲;坚持学习虚心请教 质量攻关多创效益[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余友龙;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呈良好态势[N];安庆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