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摘要】: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生存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就成了国家工业化及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之下,发展循环经济自然就成为解决我国及世界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之下进行经济建设,以便取得更大效益的必然出路。
玻璃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属于典型的资源及能源消耗型产业,玻璃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玻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优质的矿产和能源资源,而且这些矿产和能源资源有些是不可再生的;二是因为玻璃产品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节能降耗情况。因此,当前我国玻璃产业的发展,应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这条主线,寻求如何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如何减少废物排放及如何再利用,最终达到既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又开发先进节能产品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沙河市经济发展迅速,基础实力雄厚,其中玻璃产业是沙河市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沙河市玻璃工业园拥有玻璃生产企业108家,年生产能力达5000万重量箱,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被誉为“中国玻璃城”。因此沙河市玻璃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及工业园的生态化建设对我国玻璃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本文以沙河市玻璃工业园为例,研究了玻璃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在分析沙河市玻璃工业园现状及玻璃生产特点的基础之上,指出了沙河市玻璃工业园现在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念对沙河市玻璃工业园的发展规划和模式提出新的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的模式,推进了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发展。
(3)提出了有效的促进玻璃工业园实现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
|
|
|
1 |
新华;“循环经济”废变宝[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2期 |
2 |
张良波,马元宝;循环经济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山东化工;2003年05期 |
3 |
王润如;从循环经济看绿色包装[J];中国包装工业;2003年01期 |
4 |
彭琴,龚新奇;从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J];北方环境;2003年04期 |
5 |
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
6 |
顾巧论,陈秋双;面向循环经济的制造业系统模式[J];制造业自动化;2004年01期 |
7 |
周仁,任一鑫;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
8 |
王晓薇;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化工走循环经济之路——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环保局副局长车纯滨[J];化工管理;2004年04期 |
9 |
杨波,李巧玲;循环经济:河西走廊地区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模式[J];开发研究;2004年01期 |
10 |
;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4年02期 |
11 |
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若干思考[J];新视野;2004年02期 |
12 |
石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
13 |
叶太平;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切实推进“循环经济”[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6期 |
14 |
刘桂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称:六大措施助推循环经济[J];上海企业;2004年05期 |
15 |
陈瑞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J];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03期 |
16 |
刘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组织超循环运行机理透视[J];节能与环保;2004年08期 |
17 |
李健,邱立成,安小会;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
18 |
刘文英,陆根法,毕军,袁增伟;我国造纸业发展循环经济构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
19 |
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
20 |
季昆森;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谈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