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报之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
【摘要】:在信息流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形象主要存在于大众媒体尤其是世界主流媒体文本当中。一直以来,我国的国家形象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所占据的全球传媒优势,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倾向的负面、甚至是妖魔化的报道。那么,在后奥运时代,在国际环境经历一系列风云变化之后,美国大报又塑造了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形象?这种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对我国外交政策有何启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利用Lexis Nexis学术数据库,以China为检索词,收集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三家美国大报自北京奥运会闭幕的2008年9月18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的涉华报道,建立了约808万词的专用语料库。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本文选择通过在库中对最能体现“是什么让中国具有什么样的国家形象”这一特殊的关系过程结构“S+V+O(China)+C”进行观察来探究上述问题的答案。
研究发现,美国大报尤其关注中国经济领域,中国被构建成经济强国和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对中国形象负面态度评价资源和正面态度评价资源总数的差距并不明显,可以说较以前的研究,中国形象有所提升。但美国大报选择的涉及负面“正当性”评价相对过多,尤其表现为“货币操纵国”和“不正当外交国”形象。由于“正当性”评价资源涉及道德和法律涵义,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大报总体对中国形象还是持否定态度。另外,美国大报将中国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多归因于客观因素而完全忽略中国政府的努力,并一再强调美国政府对于使中国成为合作者的目标所做的努力。这些揭示出美国大报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它的语言选择是受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决定的。本研究有助于教学中的批评性阅读,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了解自身形象,了解美国对华态度,以制定更好的应对策略,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