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训练对少年跨栏运动员运动素质和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跨栏运动是一项以节奏、协调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竞技比赛项目。它是带障碍的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技术性很强,动作较复杂,全身协调配合,对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而协调能力则是这项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身体素质。协调性是人体运动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运动技术的掌握、技战术的运用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在整个跨栏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水平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垂直速度,上栏前身体总重心相对要高,栏上身体重心起伏不能太大,应尽量低而平地越过栏架,下栏时要保持上体微倾,摆动腿成高重心支撑,起跨腿快速直线地向前提拉。简言之,关键是身体的平衡,重点是身体各环节的配合和各动作的有机衔接,而快速过栏才是最直接的目的。要想达到快速过栏就必须对自身肌肉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自身的协调能力要非常的突出。
少年跨栏对节奏、协调能力的要求更是超过成人。由于少年训练要根据年龄进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速度只是其中之一,而当成年之后主要进行的则是对动作的熟练程度、力量和对项目的理解进行训练,所以少年进行协调性训练是为以后能创造佳绩的基础与前提。
目前在基层训练单位中,协调性的训练所占得比重微乎其微。甚至在专业队的训练,协调性训练几乎很少。每天进行的是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主要以专项训练、辅助专项训练以及如何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往往会造成运动员出现伤病几率的增加和动作的不规范化,导致运动成绩的提高非常缓慢。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跨栏项目特征,加强对少年跨栏运动员协调性训练的要求,从而提高各项身体素质以及专项能力,来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为少年跨栏运动员奠定基础,对今后从事专业训练做准备。本文以保定市第一体育运动学校跨栏组运动员11--15岁少年为实验对象,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十五周的单盲实验。实验组在素质与技术等方面加入协调性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训练。训练结束后,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实验组在身体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以及技术上面的提高普遍高于对照组。
研究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少年跨栏运动员4个月15周的协调性训练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组的男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柔软协调等身体各项素质、专项运动成绩及跨栏技术的提供和改进都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女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身体各项素质、专项运动成绩及跨栏技术的提供和改进都优于对照组。在力量与柔软素质方面虽都有提高,其改进不十分显著。相对于跨栏项目来讲,跨栏技术的改进和专项成绩的提高非常明显,进一步说明协调性对跨栏运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无论是少年跨栏运动员,还是优秀跨栏运动员都应常抓不懈地进行协调性训练。
2.协调性训练负荷强度不宜过大,训练中应强调运动员精神集中,注意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建议在跨栏训练中,强调身体各项素质与平衡、协调能力结合,把协调性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结合起来,协调性训练可以将身体的协调、灵活与身体各项身体素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建议今后有关协调性练习在跨栏训练中,能够采用更多的训练手段,不断深入创新,研究出更多与跨栏专项结合的协调性性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