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GIS的泥河湾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的地理环境研究

汤明钰  
【摘要】:泥河湾盆地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布区之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连贯,文化类型和内涵丰富,在史前人类文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泥河湾盆地的人类考古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而对新石器时代遗址研究较少,尤其是利用新的技术方法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环境方面极为薄弱。本文在河北省“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环境及地质背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在先后4次野外实地考察、各遗址点及特征地貌点地理坐标和海拔高程等各类特征数据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利用GIS技术方法从宏观角度对泥河湾盆地新石器时代各时期遗址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从泥河湾盆地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和遗址分布的地貌位置来看,早期遗址数量较少,且都分布在阳原地区桑干河两岸的第二级阶地上,分布区域狭窄,地貌类型单一;中期遗址数量有了较大幅度增多,而晚期遗址数量达到了新石器时代顶峰,分布范围也由早期的阳原地区逐步扩大到蔚县地区,至晚期几乎遍及整个研究区。中、晚期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除河流阶地外,更多的是在湖积台地、冲积-洪积平原以及山前洪积扇上,地貌类型多样。标志着劳动人群的地域分工越来越明显,即生活在近河流地势平坦区域的人群以农业生产为主,而生活于山前洪积扇区的人群以采集和狩猎为主。(2)从遗址分布的海拔高度来看,与旧石器晚期相比,新石器早期遗址的平均海拔高度显著降低。到新石器中、晚期,部分生活在阳原地区的人群迁移到桑干河一级河流阶地上,生存区域“下移”;另有部分人群通过壶流河地堑迁移到海拔较低的壶流河沿岸冲积-洪积平原区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前洪积扇一带,但海拔较低的遗址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比例。这一方面与河流冲淤作用等地貌过程有关,同时也说明有更多的人口在临近河流的平原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3)研究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80%以上的遗址分布在地形坡度小于7o的平缓坡地上,坡向朝阳或朝向河流;比照现今的土地类型,遗址分布区多为耕地、草地和城镇区,而且有75%的遗址距离河流在3 km以内。表明这一时期人类对生活区或农耕区的选择已充分认识到了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地势平缓则水土保持好,利于农业生产和居住;近水源和地势朝阳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和光照条件的需求;遗址地势朝向河流,方便利用地形条件扩大视野,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现猎物和躲避猛兽侵害,还可以防范水患及人群的侵袭。(4)泰森多边形变异系数(CV)计算结果揭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晚期,遗址分布具有从“随机分布”逐渐向“集群分布”过渡的特征,为聚落的出现和人类活动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从遗址点不同尺度的缓冲区叠置范围来看,在盆地的阳原和蔚县两个地区,农耕人群的区内交流往来较多,而区间交流往来相对较少或交往困难;但狩猎人群之间可能有相对较多的往来。随着时代的演进,从新石器早期到中、晚期,这种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人类文明也在不断强化的交流往来中得到了进步和发展。值得提出的是,今后仍需要以遗址时空分布的地理环境、遗址年代、遗址所揭示的文化发展序列特征等方面为基础,深入探索新石器时代泥河湾盆地阳原和蔚县两地区人类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对于研究泥河湾地区古代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宋南奇;王诺;吴暖;林婉妮;;基于GIS的我国渤海1952~2016年赤潮时空分布[J];中国环境科学;2018年03期
2 张家浩;徐苏斌;青木信夫;;基于GIS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前期中的应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03期
3 林娜;林先成;;基于GIS对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培养的探讨[J];地理教育;2016年06期
4 朱晓强;;GIS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18期
5 农立文;;城市规划中的GIS空间分析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6期
6 林湛清;李卓;;GI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6期
7 王泉;吴献花;赵斌;秦洁;;基于移动GIS的山冲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调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8 王利;王文静;刘亚;;基于GIS技术的污水处理厂布局优化研究——以大连市金普新区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9 李佳蔓;;浅谈在GIS中如何进行地图投影选择[J];建材与装饰;2016年40期
10 廉贤淑;;GIS在地理测绘的应用及展望[J];科技展望;2016年33期
11 芦军军;田正华;;GIS岛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年11期
12 熊伟;张青山;梁东兴;徐涛;周屹东;;关于GIS的油田数字化管道实现研究[J];化工管理;2016年36期
13 张俊;罗莹琳;;GIS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年32期
14 陆长东;马莉;;基于GIS的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15 夏伟;;浅谈GIS全封闭电流互感器现场测试[J];科技风;2016年21期
16 陈玲蒙;;基于GIS的安陆市河滨公园可达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跃;李健;;交接试验中GIS内避雷器持续电流测量方法的改进[A];2016年江苏省城市供用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李峻峰;李文俊;;基于GIS的中小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特征分析——以南溪湿地生态旅游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孙光华;张翔;徐建刚;;基于GIS的城市风貌敏感性分析研究——以洛阳市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6年
4 杨勇;蒋洪强;张伟;武跃文;卢亚灵;;三维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A];2016全国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化分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5 张玉英;王绍君;张东升;;GIS空间分析功能在超市选址中应用综述[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杨帆;黄斌;欧宇光;;一起GIS设备解体检修后的耐压试验方案选择[A];2015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江西电力》2015年11月增刊)[C];2016年
7 王金艳;史燕;侯莹;;基于GIS建立江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A];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上)[C];2016年
8 浦吉存;张茂松;袁家峰;邱春丽;解燕;;基于GIS的曲靖烤烟低温灾害风险区划[A];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二:绿色经济产业发展[C];2017年
9 王辰;;浅谈配网自动化中GIS技术的应用[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10 张刚;郑静珍;;浙江省农村公路GIS服务平台开发与研究[A];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昂;基于高压直流GIS盆式绝缘子基材的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累与抑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扈军;基于GIS的声景分析及声景图制作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毕天平;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周旻;基于GIS的噪声地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何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程锋;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文海家;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黄荣珍;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朱庆平;基于GIS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及其在黄河下游应用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基于云GIS的智慧农作平台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汤明钰;基于GIS的泥河湾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的地理环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韩楚;基于GIS的哈尔滨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瑶;基于GIS的成都郫县林盘聚落演变分析研究(2006-2016)[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5 封丹丹;区间不确定性传播新方法及其在GIS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8年
6 仁钦;基于GIS与遥感技术的野骆驼分布区环境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7 徐侃;基于GIS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8 张晓丽;基于GIS林火阻隔网选线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9 柏云;GIS辅助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指标分解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10 黄喜梅;基于GIS和ANN-CA模型的南宁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演化模拟[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貌貌 杜洋;温州全室内GIS变电所投运[N];中国电力报;2009年
2 蔡建辉 马飞越;宁夏电科院完成363千伏GIS同频同相耐压试验[N];国家电网报;2018年
3 成林 蒋郁;国网陕西电力成功研制GIS隔离开关模拟骚扰源试验系统[N];国家电网报;2018年
4 记者 周湛;GIS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系统研制工作启动[N];中国测绘报;2002年
5 记者 邱江勇 整理;宋关福:超图要做“中国智造”的跨国GIS软件企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敬;超图软件:国产GIS逐梦海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北京市崇文区综合信息中心副主任 聂凌云 北京市崇文区商务局副局长 范文华;GIS服务商业网点规划[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余雯晶;GIS在石窟寺考古研究中的应用[N];中国文物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曾江;GIS技术搭建中国文化地图数字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闫晓光;如何基于GIS进行房产管理[N];中国测绘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