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生社会比较、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干预

范香  
【摘要】:在个体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比较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社会比较能够推动人们找寻个体定位,调节个体行为,加深自我认识,促进个体发展;但不合理的比较往往造成自我评价歪曲,自我概念混乱,进而带来一些适应问题。在大学阶段,独立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应对的“课题”。学校适应良好的大学生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迎难而上,健康快乐地成长。大学生面对的社会比较情境相比高中生增多,合理的比较会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合理的比较往往会造成个体情绪低落,自我价值感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比较、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分析社会比较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内在机制,即社会比较是否会通过自我概念清晰程度来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高校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有效数据599份,其中,男生147人,女生452人,了解大学生社会比较、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学校适应的现状,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二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设置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自我概念清晰性团体辅导干预,安慰剂组进行时间管理等其他主题的干预,不含实验干预内容,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探讨自我概念清晰性团体辅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学校适应是否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整体而言,大学生群体社会比较倾向偏高,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中等,在学习动力、人际、身心方面表现良好,在学习压力方面存在相对适应不良的状况。(2)大学生学校适应与社会比较呈负相关,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正相关,社会比较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负相关。(3)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社会比较和学校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观点社会比较和学习压力适应维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能力社会比较和学习压力适应维度、人际适应维度、身心适应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通过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干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学校适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程苏;;职场排斥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2 徐海玲;;自我概念清晰性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3 郭志刚;;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死亡凸显效应影响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07期
4 任小云;段锦云;徐悦;冯成志;;自知者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概念及其影响机制和开发策略[J];应用心理学;2022年03期
5 张晓州;罗杰;彭婷;段宝军;;线上积极反馈对大学新生友谊质量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希望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年11期
6 向光璨;陈红;王艳丽;李庆庆;;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2期
7 张晓州;彭婷;段宝军;曾佳佳;;大学新生感恩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02期
8 何琪莹;林漫池;张欣怡;司宜平;柴晓运;;大学生饮酒动机的潜在类型:拒绝饮酒效能感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年11期
9 孙小越;刘朦朦;韩思雅;郝雨;孙红梅;;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网络欺凌行为:共情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0年22期
10 胡心怡;陈英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10期
11 肖雪峧;杨轶冰;;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链式中介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01期
12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田媛;刘庆奇;连帅磊;;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年01期
13 李雨珂;姚志强;;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作用[J];健康研究;2020年03期
14 郭志刚;;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自尊水平及自尊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11期
15 刘庆奇;牛更枫;范翠英;周宗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学报;2017年01期
16 章锦升;缪群芳;邢冰玉;王艳玲;;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自我认知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J];全科护理;202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涵;徐碧波;;社会拒斥对道德伪善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2 杜晓鹏;叶荣杉;张林;金盛华;;未来自我连续性对生理疼痛的缓解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3 苏慧丽;谭华;李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自我概念的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姜小日;郑雪;;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清晰度与主观幸福感和健康人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白羽;王翠翠;周翠敏;陶沙;;学业自我概念大鱼小池效应:学校心理环境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6 吴慧敏;郭逸群;郭成;;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7 王玲晓;于晓明;纪林芹;张文新;;同伴关系、社交自我概念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双向关联:一项5年纵向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8 杨盼盼;符翊雯;马艳歌;赵斯曼;李丹;;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一般自我概念和友谊亲密性的纵向作用[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9 钱凯娟;颜军;张文杰;;不同项目组合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身体自尊与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心理学分会)[C];2022年
10 李艳;李凌姝;叶晗清;夏正选;;不同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运动心理学分会)[C];2022年
11 贾依凡;戴青梅;邓晓雨;刘学兰;;父母自我概念清晰性、夫妻关系满意度与亲子关系质量:主客体互倚性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12 胡佳丽;;我们怎样认识自己?——一个心理学人的回答[A];福建商贸协会2019年座谈会论文集[C];2019年
13 阎博;樊富珉;;舞动团体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干预效果及作用过程[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4 张连成;;身体活动与自我概念发展[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15 安连超;;高中生学业成就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6 曾敏霞;刘莉;聂衍刚;;不同情境下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对诚信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7 窦皓然;张连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8 杨逸群;郑珊珊;魏星;陈亮;张文新;;童年晚期至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轨迹:同伴侵害与自我概念的预测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9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0 詹启生;;自我概念的行动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光璨;青少年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行为与脑成像证据[D];西南大学;2022年
2 夏俊丽;大学生道德自我概念影响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来自ERPs和fNIRS的证据[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陈进;多维内隐自我概念的特性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付蓓;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概念发展个案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张荣伟;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特点及影响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7 唐闻捷;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综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朱长征;自我整合的概念与机制及其对自我成分参照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
9 张晓路;中国城市老龄消费者品牌重购行为的形成机理[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李进军;基于自我概念和群体因素的消费者参与程度及其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1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2 时朋飞;明星代言与网红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9年
13 宋明元;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4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5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6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7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8 应爱玲;自我概念在高端教育产品消费行为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9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0 龙斌;人的自我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雪峧;自我概念清晰性、领悟社会支持对中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
2 王晓露;大学新生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D];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3 范香;大学生社会比较、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干预[D];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
4 姜钰;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D];山西大学;2014年
5 李可丽;自我概念清晰性对留守儿童友谊质量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
6 朱丹;自我概念清晰性、脆弱高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恬;青少年偶像崇拜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年
8 杨丹宁;社交媒介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9 梁玉猛;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20年
10 ARNON SUMRIT;不确定的自我: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冲动性消费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20年
11 石荃;高校辅导员职场排斥对职场孤独感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7年
12 苏晓瞳;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成长型思维的中介作用及干预[D];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
13 赵智茵;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浮力、学校投入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广州大学;2021年
14 马君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形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年
15 易婷;学业自我概念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6 孙春丽;家校合作视域下高中生积极学业自我概念激励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
17 汤璇;视障学生家庭环境、自我概念与情绪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18 徐婉琼;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与专业自我概念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19 黄子芮;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探索[D];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
20 吴慧敏;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D];西南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北京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张昕 本报记者 陈圆圆 采访整理;重视青少年的情感需求[N];人民日报;2021年
2 ;与你的假面具说Byebye[N];中国贸易报;2004年
3 ;个人因素与消费者购买行为[N];中国纺织报;2003年
4 本报通讯员 张波 王锃 冯超 本报记者 胡博理;莫让心灵长满草[N];河北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