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动宾式离合词教学研究
【摘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形式上可离可合,扩展形式复杂多样,缺乏汉语语感的外国留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时经常出现偏误。离合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教材编排情况并不理想,教师教学效果不佳。2021年3月国家语委发布了由教育部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编制的权威指导文件《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该标准所呈现的离合词的标注方式、量化指标以及语法点安排等内容是今后国际中文教育中离合词教学的重要参考。本文以离合词中最典型的一类即动宾式离合词为研究对象,以《等级标准》为依托,展开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包括对当前教材编排现状的考察分析和对学习者习得偏误的调查分析,结合这两部分的研究结果,以改进和完善教学为最终落脚点,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及离合词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立足于本体研究,对动宾式离合词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动宾式离合词的界定与类型认定、动宾式离合词的合用形式与扩展形式的介绍。
第二章为基于《等级标准》的《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动宾式离合词的考察分析。首先,对《等级标准》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数量及等级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语法点安排情况进行考察。其次,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数量及等级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生词标注、语法点编排情况进行考察。最后,着重在数量及数量分布趋势、分级及收词情况、标注方式、语法点安排这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发现,二者在词汇安排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等级标准》在动宾式离合词的习得数量上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标注方式上较教材更具统一性和标记性,二者在语法方面的处理方式均较为简略,在内容呈现上和设置层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三章为偏误调查分析,首先,选定《等级标准》中的重点动宾式离合词,编制测试问卷,调查中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习得偏误情况,发现学习者整体上对动宾式离合词合用形式和扩展形式的习得效果不佳,学习者对扩展形式的运用能力存在较大不足。其次,通过具体的偏误类型分析总结出学习者习得动宾式离合词的主要问题所在,即没有分离意识、只合不离、缺乏动宾式离合词相关用法知识、掌握的扩展形式有限。最后,从动宾式离合词本身的复杂性、教材编写不足、教师教学因素、母语与目的语的负迁移、学习者学习策略、语言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偏误的成因。
第四章为教学建议。依据第二章《等级标准》与教材的考察分析结果,并结合第三章学习者的习得偏误成因,以改进和完善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为最终落脚点,对《等级标准》及其配套的大纲及语法手册提出了完善建议与编写建议,从词汇、语法、练习的编写方面对教材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从教师自身的知识与态度、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从课外和课内两个方面以及学习动机方面对学习者提出了学习优化建议。
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