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包覆及性能研究
【摘要】:
纳米TiO_2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尺寸约在1-100nm之间。由于颗粒尺寸的微细化,使得纳米TiO_2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具备良好的耐侯性、耐化学腐蚀性、且抗紫外线能力强、透明性优异。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由于其极性强,易团聚,致使纳米TiO_2优异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严重的影响了纳米TiO_2的应用。因此纳米TiO_2粉体的改性是纳米材料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虽然做TiO_2粉体改性工作的人很多,但系统的、规律性地研究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后产品性能变化的很少。对其改性机理的研究则更少,对改性后产品的表征也不完善。鉴于现有对纳米TiO_2改性存在的某些不足,本论文提出采用并流中和法,对不同粒径的纳米TiO_2进行包硅改性,详细地研究了各种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及原因,并探索了致密二氧化硅膜的形成机理,利用各种测试手段综合分析改性前后产品的性能变化,为表面改性纳米TiO_2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这也是本论文工作的创新之处。
下面就论文主要工作详述如下:
(1)不同粒径锐钛型纳米TiO_2的制备
为了使各种包覆条件和改性前后性能比较具有可比性,我们首先在分析前人工作和文献的基础上,选取TiCl_4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法成功制备了足量不同粒径锐钛矿型球形纳米TiO_2,作为后面研究的原料。并对该原料进行了粒度分布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和X射线衍射表征。
(2)锐钛型纳米TiO_2在水中分散行为的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由于改性处理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
分散的好坏直接影响包覆的效果。只有二氧化钛处于高分散的状态
下,才有利于包膜。因此我们首次提出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纳米二
氧化钛在水溶液中分散行为的研究。详细讨论了各种条件如固液比、
分散时的pH值、分散剂的量等对TIOZ在水中分散的影响,从而确定
*适宜的分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量为二氧化钛质量0.8%的硅酸
钠作为分散剂,调 pH值为 8~10,超声分散约 10分钟可以使纳米 =
氧化钛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通过测定粒度分布和二电位
两种方法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与分光光度法所得结论吻合良好。该
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具有直观、省时而且准确度较好等优点。
m纳米级二氧化钛包硅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
本文采用并流中和沉积法,对不同粒径的纳米卫。包硅改性,系
统研究了加硅酸钠方式、中和速度、包膜时pH值、改性温度、加硅
酸钠浓度及反应时间、陈化时间等对产物包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各
种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以及原因,探索致密二氧化硅膜的形成机
理。确定了SIOZ的最大包覆含量。
O)包硅改性纳米h。的表征和性能研究
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及比表面测定仪
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粒度分布仪等对包硅改性前后的卫。进行
了性能测定比较。通过对不同中和速度产品、不同包硅量产品的紫外
吸收测定,所得结论与观察TEM照片结论一致。分光光度法、粒度
分折法及沉降法结果都表明:包膜改性后的TIOZ分散性、酸溶性等都
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
|
|
1 |
李春燕,李懋强;TiO_2的溶胶-凝胶过程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6年03期 |
2 |
王飞;陈苗;;氧化钛对镁质浇注料抗渣侵蚀性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
3 |
张青红,高濂,郭景坤;四氯化钛水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钛超细粉体[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1期 |
4 |
冷文华,张昭,成少安,张鉴清,曹楚南;直接热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电极的研究 Ⅰ .制备、结构和电化学性质[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
5 |
张庆庆,汤斌,王进,吴俊;光催化过程中氧及过氧化氢对氧化钛的效应[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6 |
陈海珍;纳米氧化钛-乙二醇溶胶溶液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4期 |
7 |
张威;李和平;黄思雅;潘伟;;静电纺丝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
8 |
黄振奇,杨祖磐,郭庭虎;含氧化钛高炉型渣中氧化镁对脱硫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9 |
庞建;田英良;孙诗兵;;电光源用硼硅酸盐玻璃紫外截止性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9年01期 |
10 |
段琼娟;王彪;王华平;;自清洁玻璃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9期 |
11 |
董强,琚行松,黄培,徐南平,时钧;氧化钛-氧化铝复合微滤膜的制备[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2 |
董秀芳,郭雨,刘有智,李裕;撞击流-旋转填料床无机包覆超细氧化钛实验研究[J];化工科技;2005年01期 |
13 |
高基伟;杨辉;申乾宏;;TiO_2在绿色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J];陶瓷学报;2007年03期 |
14 |
鲁陶;;氧化钛金属注射成形工艺[J];山东陶瓷;2009年03期 |
15 |
董伟霞;包启富;章建军;;铁钛结晶剂对釉面性能的影响[J];陶瓷;2010年12期 |
16 |
李葆,战永复,李连忠,董英;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89年01期 |
17 |
沈勇将;;英国Tioxide公司在马来西亚东海岸建立氧化钛工厂[J];上海有色金属;1989年02期 |
18 |
麻玉兰;金红石型氧化钛代替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应用[J];玻璃与搪瓷;1991年01期 |
19 |
;含有光触媒氧化钛的涂层不锈钢板[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5期 |
20 |
渡部俊也;桥本和仁;;光触媒技术开发的最新动向——应用于气相反应的关键[J];舰船防化;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