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包覆及性能研究

孙秀果  
【摘要】: 纳米TiO_2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尺寸约在1-100nm之间。由于颗粒尺寸的微细化,使得纳米TiO_2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具备良好的耐侯性、耐化学腐蚀性、且抗紫外线能力强、透明性优异。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由于其极性强,易团聚,致使纳米TiO_2优异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严重的影响了纳米TiO_2的应用。因此纳米TiO_2粉体的改性是纳米材料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虽然做TiO_2粉体改性工作的人很多,但系统的、规律性地研究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后产品性能变化的很少。对其改性机理的研究则更少,对改性后产品的表征也不完善。鉴于现有对纳米TiO_2改性存在的某些不足,本论文提出采用并流中和法,对不同粒径的纳米TiO_2进行包硅改性,详细地研究了各种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及原因,并探索了致密二氧化硅膜的形成机理,利用各种测试手段综合分析改性前后产品的性能变化,为表面改性纳米TiO_2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这也是本论文工作的创新之处。 下面就论文主要工作详述如下: (1)不同粒径锐钛型纳米TiO_2的制备 为了使各种包覆条件和改性前后性能比较具有可比性,我们首先在分析前人工作和文献的基础上,选取TiCl_4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法成功制备了足量不同粒径锐钛矿型球形纳米TiO_2,作为后面研究的原料。并对该原料进行了粒度分布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和X射线衍射表征。 (2)锐钛型纳米TiO_2在水中分散行为的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由于改性处理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 分散的好坏直接影响包覆的效果。只有二氧化钛处于高分散的状态 下,才有利于包膜。因此我们首次提出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纳米二 氧化钛在水溶液中分散行为的研究。详细讨论了各种条件如固液比、 分散时的pH值、分散剂的量等对TIOZ在水中分散的影响,从而确定 *适宜的分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量为二氧化钛质量0.8%的硅酸 钠作为分散剂,调 pH值为 8~10,超声分散约 10分钟可以使纳米 = 氧化钛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通过测定粒度分布和二电位 两种方法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与分光光度法所得结论吻合良好。该 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具有直观、省时而且准确度较好等优点。 m纳米级二氧化钛包硅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 本文采用并流中和沉积法,对不同粒径的纳米卫。包硅改性,系 统研究了加硅酸钠方式、中和速度、包膜时pH值、改性温度、加硅 酸钠浓度及反应时间、陈化时间等对产物包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各 种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以及原因,探索致密二氧化硅膜的形成机 理。确定了SIOZ的最大包覆含量。 O)包硅改性纳米h。的表征和性能研究 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及比表面测定仪 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粒度分布仪等对包硅改性前后的卫。进行 了性能测定比较。通过对不同中和速度产品、不同包硅量产品的紫外 吸收测定,所得结论与观察TEM照片结论一致。分光光度法、粒度 分折法及沉降法结果都表明:包膜改性后的TIOZ分散性、酸溶性等都 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春燕,李懋强;TiO_2的溶胶-凝胶过程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6年03期
2 王飞;陈苗;;氧化钛对镁质浇注料抗渣侵蚀性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3 张青红,高濂,郭景坤;四氯化钛水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钛超细粉体[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1期
4 冷文华,张昭,成少安,张鉴清,曹楚南;直接热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电极的研究 Ⅰ .制备、结构和电化学性质[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5 张庆庆,汤斌,王进,吴俊;光催化过程中氧及过氧化氢对氧化钛的效应[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陈海珍;纳米氧化钛-乙二醇溶胶溶液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4期
7 张威;李和平;黄思雅;潘伟;;静电纺丝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8 黄振奇,杨祖磐,郭庭虎;含氧化钛高炉型渣中氧化镁对脱硫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9 庞建;田英良;孙诗兵;;电光源用硼硅酸盐玻璃紫外截止性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9年01期
10 段琼娟;王彪;王华平;;自清洁玻璃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9期
11 董强,琚行松,黄培,徐南平,时钧;氧化钛-氧化铝复合微滤膜的制备[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2 董秀芳,郭雨,刘有智,李裕;撞击流-旋转填料床无机包覆超细氧化钛实验研究[J];化工科技;2005年01期
13 高基伟;杨辉;申乾宏;;TiO_2在绿色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J];陶瓷学报;2007年03期
14 鲁陶;;氧化钛金属注射成形工艺[J];山东陶瓷;2009年03期
15 董伟霞;包启富;章建军;;铁钛结晶剂对釉面性能的影响[J];陶瓷;2010年12期
16 李葆,战永复,李连忠,董英;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催化酯化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89年01期
17 沈勇将;;英国Tioxide公司在马来西亚东海岸建立氧化钛工厂[J];上海有色金属;1989年02期
18 麻玉兰;金红石型氧化钛代替锐钛矿型氧化钛的应用[J];玻璃与搪瓷;1991年01期
19 ;含有光触媒氧化钛的涂层不锈钢板[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5期
20 渡部俊也;桥本和仁;;光触媒技术开发的最新动向——应用于气相反应的关键[J];舰船防化;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鄭錦華;蔡健益;陳錦毅;林弘斌;蘇程裕;林鴻明;林中魁;;氧化钨/氧化钛溶膠凝膠薄膜之气体感测性质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田宝丽;孙嘉若;杜祖亮;;钠含量对氮掺杂氧化钛可见光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雅菁;贾堤;张炜;刘云兆;;Y~(3+)掺杂对TiO_2自然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崔晓莉;赖华平;袁健;杨锡良;章壮健;;火焰加热氧化钛片制备TiO_2薄膜[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曹阳;;自组装高有序氧化钛纳米管束的制备[A];2007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杨乃亮;翟锦;王丹;;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结构在光电转化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赵小伟;金文最;齐利民;;具有高活性{100}和{001}暴露面锐钛矿氧化钛长方体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远;刘卫军;谢峥;桂琳琳;唐有祺;;光诱导超亲水性氧化钛复合膜的研究[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於蕾;何明;陆小华;冯新;;氧化钛纳米尺度的结构分析[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黄朝章;崔超;李佳;胡斌;;新型氧化钛中空膜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玮琨;二氧化钛结构和催化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姜艳军;基于仿生钛化和自组装的酶固定化载体设计与制备[D];天津大学;2009年
3 丁新更;银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性能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4 石建英;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薛寒松;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模板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王向晖;改善热解碳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7 叶季蕾;用于乙醇水蒸气重整Ni/Ce-M-O(M=Zr,Ti,La)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张雪军;分级介孔/大孔金属有机膦酸盐杂合材料:合成、表征和性能[D];南开大学;2009年
9 符韶鹏;1.表面涂层提高左心辅助装置血液相容性的基础研究 2.提高女性冠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注册登记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郑琳;富G核酸模板引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然;硅质壳/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赵天行;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掺杂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赵晓光;过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许灵艳;氧化钛色谱基质填料的评价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孔凡霞;新型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周烁;氧化钛材料与血浆关键蛋白质的界面反应行为及与凝血的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健;氧化钛修饰层的制备及其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维维;MCM-41/MIL-101表面氧化钛改性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国志;二氧化钛/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李媛媛;复合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国;氧化钛瓷砖不让楼宇外墙灰蒙蒙[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燕希东;循环当先 绿字先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张海波;日本拟提高氧化钛出口价格[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4 刘霞;氧化钛一结晶形式可成超级储存材料[N];科技日报;2010年
5 丹华;赋予建筑永恒的“绿”[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罗海基;住友化工开发出可见光型氧化钛光催化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7 飘尘;2006年世界二氧化钛需求平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8 王迅;锆铪应用领域不断拓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9 潘廷祥;钛:钛白钛黑都是美(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红志;光催化技术大显身手[N];中华建筑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