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r星的元素丰度及中子俘获核合成参数化研究

马坤  
【摘要】:本文利用参数化模型研究s-过程与r-过程元素均超丰的贫金属星(s+r星)的观测丰度。考虑到不同核合成过程对元素丰度的贡献不同,我们提出了分量系数的概念。计算结果表明,产生s-过程元素的原AGB星的重叠因子取值范围是0.1—0.81。考虑核心质量与重叠因子的关系及初终质量关系,大范围重叠因子取值可用大范围低金属丰度AGB星的初始质量解释。对于初始质量大于3—4 M_☉的贫金属AGB星,其简并核可以到达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而形成1.5型超新星,这可解释重叠因子范围为r~0.1-0.2的s+r星的丰度分布。由于低金属AGB星的核心质量较大,AGB星初始质量小于3—4M_☉的双星系统也可能形成AIC,这可解释重叠因子范围为r~0.3-0.8的s+r星的丰度分布。对于AGB星初始质量小于3M_☉且初始轨道距离较远的双星系统,白矮星不能从受污染的星上吸积充足的物质,因此不能形成AIC,其伴星只受到AGB前身星的污染,从而形成s-过程元素超丰的星(s-星)。本文计算得到,12颗s+r星对应的中子辐照量取值范围是0.45—0.88mb~(-1)。铅星([Pb/Ba]≥1.0)可能来自低质量(M3.0M_☉)AGB星的污染。s-过程分量系数C、与r-过程分量系数C_r之间强相关意味着随着从AGB星吸积的s-过程物质的增加,观测星吸积的r-过程物质也增加。这种相关性是对s+r星的AIC或1.5型超新星形成机制的有利支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门全,孙庆强,罗志全;电荷屏蔽对超新星前身星阶段电子俘获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张彩霞;;研究钡星重元素丰度的一种模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永新,张波,彭秋和;低质量AGB星核合成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96年11期
4 张波,常瑞香,彭秋和;AGB星核合成理论的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1996年04期
5 罗志全,杨树政,陶才德;电荷屏蔽与超新星前身星阶段fp壳层核的电子俘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刘永利;崔文元;张伟娟;翟利学;;太阳系的中子辐照量分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王新舸,张波,彭秋和;低质量AGB星重元素的核合成[J];天文学报;1996年03期
8 牛萍;张波;;利用对流参数化模型对8颗s+r星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牛萍;崔冬暖;张波;;s+r星单辐照模型与对流模型参数的对比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马文娟;单勇;;极贫金属星元素核合成产量:Sr、Y[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1 彭秋和;超新星在星际~(26)Al问题中的作用:星际~(26)Al的天体源泉问题之三[J];天文学进展;1995年04期
12 罗志全,彭秋和;电荷屏蔽与超新星前身星阶段电子俘获[J];天文学报;2001年03期
13 刘俊红;范虹;东艳晖;;外赋AGB星s-元素丰度与金属丰度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4 彭秋和;新星在星际~(26)Al问题中的作用:星际~(26)Al的天体源泉问题之二[J];天文学进展;1995年04期
15 王博;;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及其相关天体研究[J];天文学报;2011年01期
16 刘永新,张波,彭秋和;小质量AGB星热脉冲阶段氟的核合成[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6年01期
17 李宗伟,李卫东;超新星光谱研究的进展:观测(英文)[J];天文学进展;1996年01期
18 ;第谷与超新星[J];科学大众(小学版);2006年12期
19 席澤宗;;我國歷史上的新星紀錄與射電源的關係[J];科学通报;1955年01期
20 王晓峰,李宗伟,陈黎;Ia超新星与哈勃常数(英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峰;高兴华;方志刚;;参数化模型在舰艇作战效能仿真评估中的应用[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占文;;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与Ⅰa型超新星[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3 石峰;高兴华;方志刚;;基于参数化模型的舰船作战效能仿真评估[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郭冰;李志宏;李云居;苏俊;颜胜权;王宝祥;白希祥;樊启文;金孙均;李二涛;李志常;连钢;刘鑫;刘建成;王友宝;曾晟;柳卫平;庞丹阳;;AGB星主中子源反应~(13)C(α,n)~(16)O的间接测量[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立;;112≤Z≤120超重元素核合成与鉴别[A];Cluster Radioactivity, Fission, Fusion and the Superheavy Nuclei--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6 邱相武;赵志安;邱勇云;;基于参数化模型的室外热网CAD软件的开发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孟祥存;;Ia型超新星的Phillips关系的思考[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8 周春来;孟跃进;孟庆龙;;基于MDT三维参数化模型的继电器建模技术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益芳;候亮;;上横梁变形分析过程的参数化[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殷宝友;林建恒;马力;;浅海环境噪声的参数化模型[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江;贫金属星中的元素丰度及核合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志全;核心坍缩型超新星的相关物理过程及爆发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杨孝鸿;S星的红外测光研究和ISO SWSO1光谱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4 蒋玲梅;被动微波雪水当量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舒能川;~(18)F(P,α)~(15)O和~(18)F(P,γ)~(19)Ne的天体核反应率和核反应网络方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仇九子;用加速器质谱测量~(182)Hf的方法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解文军;声悬浮优化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况润元;长江口水色遥感参数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龙;三维服装柔性参数化设计方法及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谢民主;单体型组装问题参数化建模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坤;s+r星的元素丰度及中子俘获核合成参数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杜云霜;铅星与非铅星的辐射核合成参数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继宏;AGB星He壳层内重元素的核合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永存;AGB星He壳层内核合成及铅星产生的物理条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丁律辉;汽车桥壳参数化设计与性能仿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张乐栋;液压压控式减振器数学建模及试验测试系统开发[D];湖南大学;2008年
7 刘冠辉;骨组织力学特性和重建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王丽;TI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分析及修形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8年
9 远国勤;IRB2400/10型机器人末端夹持器的设计及参数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柱;考虑垫片非线性特征法兰接头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436年前超新星的光“回声”被捕捉到[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梦然;科学家观测到巨型超新星爆炸过程[N];科技日报;2009年
3 杨文;天体奇观:死亡恒星蜕变成超新星[N];北京日报;2009年
4 记者 顾钢 李山;德成功模拟双白矮星蜕变为超新星的过程[N];科技日报;2010年
5 方陵生 编译;具有根本影响的科学发现[N];文汇报;2011年
6 记者 张巍巍;南极冰川中或存在古超新星痕迹[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建松;我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搜寻超新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凡;人与地球的亲密度超出了我们想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9 方陵生 编译;我们发现了宇宙之谜[N];文汇报;2011年
10 张梦然;宇宙射线可能由超新星爆炸形成[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