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安阳地区不同植被单元花粉组合特征及其在古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王学丽  
【摘要】: 河南省安阳市是晚商古都殷墟遗址所在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安阳地区古环境研究对了解过去人类活动及其对植被和气候影响意义重大,也是安阳地区环境考古学和殷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认识安阳地区殷商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在安阳地区选取了122个表土样品和29个殷墟形成时期的古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孢粉分析,以揭示安阳地区殷墟文化发生和发展的环境背景,进而更好的理解殷商文化,并为认识安阳地区过去环境变化、更好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提供理论和基础数据。 安阳市周边农田菜地、荒地林地和油菜(菜籽)地等不同植被单元122个表土样品花粉分析,揭示了不同植被单元花粉组合特征及不同花粉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地区表土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平均为18%,以松属和榆属为主;灌木花粉百分比低于3%,以鼠李科为主;草本花粉百分比较高,平均为73%。以禾本科、蒿属、藜科和十字花科为主;蕨类孢子以中华卷柏为主。花粉类型中,松属和禾本科在安阳市东部地区含量较高,蒿属则西部较高,藜科含量高的样点主要在市区和交通干道附近,十字花科则在市区周围及西北部的样点中数量较多,葎草和荨麻主要分布于村中荒地。不同植被类型花粉组合差异明显,根据PCoA排序可以大致将样点分为三类,即农田菜地、荒地林地和油菜(菜籽)地。农田及多数菜地样品花粉组合中禾本科花粉含量较高,平均为27%,蒿属含量低于荒地及林地,平均为8%。荒地及林地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在所有样点中含量最高,平均为19%,以松属(平均11%)和榆属(平均3%)为主;草本花粉中蒿属含量较高,平均为20%,禾本科含量低于15,平均为12%;油菜(菜籽)地花粉组合仍以草本为主,平均含量达91%,主要为十字花科花粉,平均含量达70%,乔木花粉含量最低,平均为5%。经对比,农田中禾本科花粉主要为玉米和小麦花粉,油菜地十字花科花粉主要为油菜(菜籽)花粉。 安阳地区29个殷墟文化下伏古土壤样品花粉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平均为42%,以松为主,有常绿栎出现;灌木花粉含量较低,平均低于2%,以荆条和蔷薇科花粉为主;草本花粉平均含量为46%,以禾本科、蒿属、藜科、菊科和毛茛科为主;蕨类孢子以中华卷柏和三缝孢为主。多数样品乔木花粉含量高于30%,及常绿栎的存在,表明古土壤形成时期气候较今渝暖湿润,植被为森林或至少为森林草原,森林覆盖率远大于现代。花粉类型中,松属在安阳市及周围含量较高,常绿栎主要出现在安阳市北部和西南部地势较高或接近河边的样点中,禾本科花粉在安阳市周围区域含量较高,蒿属则在安阳市西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方含量较高,藜科主要分布在安阳市东南部和西北部。安阳市周围区域所采古土壤样品部分样品禾本科花粉含量接近或超过20%,与现代农田花粉接近,且花粉大小和形态也相似说明当时可能已有农田存在。 表土和古土壤样品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时代发展,安阳地区乔木逐渐减少,东部地区禾本科花粉含量逐渐升高,蒿属花粉含量逐渐降低。可能与农田数量逐渐增加有关。西部地区接近太行山,海拔较高,地势崎岖,不适宜发展农田,因而蒿属含量一直较高,禾本科含量较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慧;郑海霞;任学慧;;安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2期
2 于正松;;古都安阳旅游城市形象定位及推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3 杜光华;试论安阳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焦士兴;;安阳市水资源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1期
5 尹红美;王培;魏永齐;;河南省安阳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地下水;2007年05期
6 赵先贵,肖玲,陈存根,毛富春;秦岭表土的花粉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郝安林,杨铭;加强安阳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3期
9 ;安阳市成立“市公安局驻知识产权局联络处”[J];河南科技;2004年03期
10 张国建,宋丽红,李坷凌,刘玉忠;水资源评价中大气降水的统计与分析[J];地下水;2004年03期
11 张国建,尹红美,李坷凌;大气降水时空分布的数理统计与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5年05期
12 顾青林;杨艳芳;魏红芳;;安阳市水资源匮乏的成因与对策[J];河南水利;2002年05期
13 王文成;安阳市乡镇企业如何在治理整顿中持续稳定发展(摘要)[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S1期
14 于文;与时俱进事事先——访安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牛先锋[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7期
15 焦士兴;安阳市理论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节水灌溉;2005年05期
16 杨玉成;;安阳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通过评审[J];世界地震工程;1986年03期
17 韩庆红;石政华;李海峰;;加强水资源保护 促进安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年03期
18 牛合军;;资源整合是煤炭资源合理开发的有效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2期
19 李姗姗;吴涛;;安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0 付志新;潘丽娜;赵昌领;;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经济竞争力——访安阳市科技局局长常莉[J];河南科技;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瑛;马志芹;任军玲;牛玲瑞;;安阳市无公害红薯开发初探[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2 杨明庆;;安阳市信息产业现状及“十五”期间发展思路[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杨建堂;王陈重;孙建铎;;论在安阳市政府上网工程中开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于杰;孟巧玲;张栓虎;任桂玲;;安阳市1984-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方相林;李俊民;;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6 张栓虎;;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安阳市乙脑的流行特征[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胡建民;曹保生;张彩云;孙艳红;田建华;;安阳市城镇1136位饮食自理老人营养素摄入与需求量的比较[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李国祥;宋强;;安阳市城市供水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张志国;张华军;;安阳市水资源问题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盛中华;张文祥;;安阳市火龙岗土地环境利用实践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志国;中国东部表土总有机质碳同位素和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2 牛彦军;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郭洪宇;区域水资源评价模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5 雒有仓;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常军;厚表土立井冻结工程热—力耦合效应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吴泽宁;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王小燕;紫色土碎石分布及其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王成己;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典友;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丽;安阳地区不同植被单元花粉组合特征及其在古植被恢复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梦泓;安阳市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3 焦士兴;安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王宏;安阳市民办教育的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郝云钢;安阳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贾芸霞;基于产业集群的安阳区域经济发展探讨[D];西北大学;2008年
7 彭莲;安阳市绿色小杂粮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吉福兵;安阳市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谢利军;论安阳市政府人力资源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杰;安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 张文洁 陈树琛;河南安阳市走积聚式发展之路[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殷泓;河南安阳“和谐委”:帮扶济困促和谐[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根林 通讯员 程凌香;安阳:只等远方传喜讯[N];河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李虎成 通讯员 魏玉修;“八挂来网”网来八方财源[N];河南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孟庆合;冯清海:低调的"当家人"[N];中国工业报;2005年
6 陈琼;弱势群体的后盾[N];中国妇女报;2005年
7 崔晓利;市领导视察安阳市城信社改革运行情况[N];安阳日报;2007年
8 周中华 刘明强;打造豫北交通枢纽[N];中国交通报;2006年
9 周中华 刘明强 史章启;安阳市高标准打造“民心工程”[N];中国交通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杨丽娟 左光生 本报记者  杨亮;内外兼修的筑路人[N];光明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