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厚度的南北区域差异
【摘要】:
骨皮质测量法是一种X线骨密度估计方法,一般用管状骨中点的骨皮质厚度和骨皮质指数表示,而且测量技术简单易学,可在旧的X线片上测量,有利于对群体进行纵向观察与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骨皮质指数,探讨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厚度的影响,明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骨皮质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南北区域差异,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骨皮质指数的标准,更好的评价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探测儿童青少年骨量的变化,预防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等提供参考,为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样本引用《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的标准样本,样本由我国城市汉族正常儿童青少年所组成,抽样城市为上海市、温州市、广州市、大连市、石家庄市。样本分为男女两类,分层整群抽样。选取3-19岁11258名儿童青少年(男5588,女5670),每岁一组,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均在出生日前后15天之内,拍摄左手腕后前位X线片,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在X线片观片灯上,使用游标卡尺测量X线片中第二掌骨底端终点到远端最凸点间的直线距离,直线中点横切面骨的宽度为第二掌骨横径(The second metacarpal outer cortical diameter,D),中点横切面骨髓腔的宽度为第二掌骨内径(The second metacarpal inner cortical diameter,d)。计算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第二掌骨皮质指数,第二掌骨皮质厚度(The second metacarpal corticalthickness,MCT):第二掌骨横径—第二掌骨内径,MCT=D—d。第二掌骨皮质指数(Thesecond metacarpal cortical index,MCI):第二掌骨皮质厚度/第二掌骨横径×100%,MCI=C/D×100%。
研究结果:大部分年龄组,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北方男孩大于南方男孩,北方女孩小于南方女孩;南方男女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指数大于北方。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南北区域差异显著的年龄组有:男孩11、13、15岁(P0.01),女孩3-5岁、9-13岁(P0.05)。男孩11-16岁,女孩8-13岁第二掌骨皮质指数的南北区域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19岁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南方男孩增长3.22mm,北方男孩增长2.97mm;南方女孩增长2.64mm,北方女孩增长2.77mm。第二掌骨皮质厚度的大幅度增长期男孩为11-16岁,南方男孩增长幅度占总增长的55.90%大于北方男孩51.85%,南方男孩增长期主要在12-16岁,北方男孩13-15岁,但是13-15岁北方儿童青少年增长幅度(47.81%)大于南方(34.16%);南方女子第二掌骨皮质厚度的增长期主要在10-13岁,占总增长的43.64%,北方女孩主要增长期在11-14岁,占总增长的45.13%。
MCT、MCI不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同样受身高、体重的影响。男子8-15岁,女子7-14岁MCT与身高、体重均具有相关关系(P0.05)。MCI与身高具有显著性的年龄组(P0.05):南方男孩在11-13岁,北方男孩12-14岁,南方女孩在5、11、15岁,北方女孩7、11、14岁。MCI与体重具有显著性相关的年龄组(P0.05):南方男孩12-15岁,南方女孩在5、12岁,北方女孩7、11岁;北方男孩MCI与体重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身高、体重对MCT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身高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P0.05):南方和北方男孩10-14岁,南方女孩5-7、9、11岁,北方女孩8-14岁。体重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P0.05):南方男孩8-9岁、14-18岁,北方男孩4、16、18岁,南方女孩12-17岁,北方女孩4-8岁,13-16岁。年龄、身高、体重对MCI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CI与身高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P0.05):南方男孩11-13岁、北方男孩12-14岁,南方女孩5、15、17岁,北方女孩11-14岁。体重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P0.05):南方男孩13-16岁,北方男孩13岁、18岁,北方女孩16岁,南方女孩体重的回归系数不具有显著性。
研究结论:①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皮质指数与身高、体重发育指标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第二掌骨皮质厚度:11、13、15岁北方男孩大于南方男孩(P0.01),3-5岁、9-13岁北方女孩小于南方女孩(P0.05);第二掌骨皮质指数:11、13、15岁北方男孩大于南方男孩,12、14、16岁小于南方男孩(P0.05);8-13岁北方女孩小于南方女孩(P0.05);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厚度和皮质指数的大幅度增长期在10-16岁,增长幅度存在着南北差别。②MCT、MCI不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同样受身高、体重的影响。消除年龄影响后,青春期前主要是身高对MCT具有一定影响作用,青春期后体重的影响增强。按年龄分组后身高对MCI的影响较小,MCI基本上不受体重的影响。
|
|
|
|
1 |
贾勉;王逎哲;刘秉枢;张凤鸣;颜政;朱建钢;蒲四庆;杨振锋;;第二掌骨长度与身高[J];青海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2 |
应荣,李白艳,李文化,顾玉兰;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长寿家族成员第二掌骨骨皮质的X线形态学测量分析[J];解剖学杂志;1997年03期 |
3 |
刘宝林,张慧颖,王忆军,梁万友;城乡学龄儿童骨皮质发育的对比观察[J];中国校医;1996年01期 |
4 |
许世卫;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讨论会侧记[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9年03期 |
5 |
姜路明;蔡祖华;朱匡纪;章兰金;;金华市婺城区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病状况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01期 |
6 |
;携手儿童青少年 携手抗击艾滋病[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4期 |
7 |
林晓霞;;广东省1979年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1982年01期 |
8 |
戴梅竞;儿童青少年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J];中国学校卫生;1995年01期 |
9 |
张国栋;香港中国儿童青少年1963年和1993年间生长长期加速变化[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5期 |
10 |
祝伟;青少年心理卫生与预防医学[J];河北医学;1998年06期 |
11 |
韦帮贵,忻仁娥;50例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特征[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2期 |
12 |
袁家璐,张爱贞,梁俊萍;18例儿童青少年家庭暴力的特点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4年03期 |
13 |
胡佩瑾;加拿大儿童体重指数的长期变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
14 |
孙文杰;王京钟;;生物电阻抗法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3期 |
15 |
付萍;满青青;张坚;王春荣;李艳萍;许洁;翟凤英;马冠生;向红丁;杨晓光;;中国5~17岁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流行情况分析[J];卫生研究;2007年06期 |
16 |
刘佳;;本期导读[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4期 |
17 |
喻菡;陈芳;;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先导[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10期 |
18 |
宗堪;;零食计划[J];家教指南;2009年03期 |
19 |
王文斌;李绍山;包美荣;张丽娟;王艳玲;;学生体质及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年02期 |
20 |
冯建萍;;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与空腹血糖受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