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几种介观系统中自旋相关输运性质的研究

安兴涛  
【摘要】: 随着材料制备技术和超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人们已经可以制备各种形式的介观器件,如铁磁/半导体/铁磁异质结、量子点等。这些低维介观系统中产生的许多新现象和新效应,如人工能带裁剪、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相干效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向小型化发展,利用电子电荷的传统电子器件达到了其极限。因此,最近人们正在探索利用电子的另一特性——自旋来实现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随之而出现一门新的研究领域,被称之为自旋电子学。在开发新型器件时,我们必须将微电子学与自旋相关效应综合起来考虑。自旋电子学器件不仅可以用来数据处理还可以用来数据存储,与传统的电子器件相比,它有很多潜在的优势,比如非易失性的数据储存、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更低的能耗、更大的集成密度等。如果想利用自旋实现数据处理和存储,我们必须将自旋和现代半导体技术结合起来,这就产生了一系列有待于我们解决的问题,比如,自旋的注入与探测、自旋极化流的产生、自旋相关输运、自旋的控制和操纵。 本论文中,我们首先综述了介观系统以及典型的介观现象,叙述了介观系统中的自旋相关输运性质,而后简单介绍了传递矩阵、散射矩阵、格点格林函数、非平衡格林函数等几种输运理论。最后研究了几种介观系统中自旋相关输运性质: 1.利用散射矩阵方法,研究了单模铁磁/半导体/铁磁异质结中的自旋输运性质。同时考虑铁磁体与半导体界面处存在δ型势垒、纵向量子尺寸效应、半导体中的Rashba和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以及铁磁体中磁化方向对输运性质的影响,我们得到了体系的自旋相关的透射几率和散粒噪声。 2.利用散射矩阵和模匹配技术研究了存在自旋轨道耦合的多模铁磁/半导体/铁磁异质结中自旋相关的电导和散粒噪声。我们发现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电子对电导和散粒噪声的贡献是不同的。当半导体通道的长度变短时,电导出现了平滑的量子平台。当参与输运的通道数目增加时,散粒噪声振荡,Fano因子受到抑制。我们还发现由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子带间的混合对自旋相关的电导和散粒噪声有重大的影响。 3.研究了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对铁磁/绝缘体/半导体/绝缘体/铁磁隧穿结中自旋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减小绝缘层的厚度可以提高自旋极化率;(b)系统中隧穿磁电阻(TMR)的倒置是由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而且发现考虑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当势垒中局域态的能量和铁磁电极中费米能相匹配时,系统中会发生TMR的倒置现象。 4.研究了嵌入到Aharonov-Bohm干涉仪中的平行双量子点中的自旋极化。系统中不存在磁场和磁性材料,而且只有量子点中存在自旋轨道耦合。我们发现即使在弱的自旋轨道耦合下自旋极化率也可以达到很大。通过改变自旋轨道耦合强度或量子点内的能级很容易调节自旋极化的强度和方向,而且当量子点内的能级相等时电子-电子互作用能够增强量子点内的自旋积累,当量子点内的能级不相等时电子-电子互作用不能增强量子点内的自旋积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鹏;改进的广义传递矩阵和有限单元组合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2 张诗德;;广义传递矩阵和边界元组合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3 贾振波,赵渊,淡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柔性转子在SFDB中的失衡响应[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4 王先上;车床的在线识别[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5 刘庆潭,倪国荣;具有弹性支座及弹性地基的梁弯曲自由振动的传递矩阵法求解[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陈玉华;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一种修正的有限元迁移矩阵法[J];计算力学学报;1994年03期
7 刘建忠,朱霞;变截面超静定梁的传递矩阵解法[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杨建设;包含转动系统的水泵传递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5期
9 李亮;陈勇宏;;离心水泵的扩展传递矩阵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8年01期
10 崔虹云;张海丰;;表象理论中转换矩阵和传递矩阵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1 林钧锋,陈书潮;激光腔与具有温度梯度介质的匹配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12 王杰光;弹性动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传递矩阵法[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13 赵永凯;;液压管道流体动力学模型的近似[J];燕山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14 刘庆潭;带分支变截面平面刚架静力分析的传递矩阵法[J];力学与实践;1999年03期
15 李增花,左维,刘建业,郭文军;自旋极化的对称核物质和中子物质的性质[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4期
16 李增花,左维,刘建业,郭文军;自旋极化的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性质[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9期
17 王广月;基于改进的AHP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方案的优选[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5期
18 杨保华;李英兰;陈强;麻华丽;王锋;;Si_n(n为4,5)Mn团簇的结构和磁性的第一原理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3期
19 张民;杨小静;刘名扬;;一维光子晶体反射镜的光学能带结构[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0 芮筱亭,陆毓琪;多体系统振动的传递矩阵法[J];宇航学报;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伍明;;规范场中自旋极化费米气体[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2 顾本源;史继荣;;低维介观系统中磁边缘态输运特性[A];Quantum Transport and Mesoscopic Physics (Ⅲ)--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3 刘文斌;张光军;赵峰;;模糊K-R传递矩阵[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4 林宗涵;;介观系统——研究物理效应的“人造实验室”[A];Frontier of Particle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and Cosmology--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5 李青宁;;高层框-桁结构传递矩阵法计算[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6 张诗德;;广义传递矩阵和边界元组合法[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7 米仪琳;张铭;严辉;;磁性隧道结中自旋相关的隧穿输运[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8 乐运国;张青梅;李遇春;;旋转机械的振动计算[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9 付方正;刘正东;许刚;;介观系统中粒子状态的一种描述[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洪;沈琦慧;;背衬对试样反射系数影响的表述及应用[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兴涛;几种介观系统中自旋相关输运性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春明;二维自旋轨道耦合系统中自旋霍尔效应以及相关输运性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岩;电子的自旋极化描述及其相关物理问题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任莉;自旋轨道耦合的二维电子气中自旋输运相关性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重要;纳米体系自旋极化和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于慧;介观系统中的自旋极化输运[D];山西大学;2007年
7 程晋罗;受限半导体纳米系统中自旋动力学以及自旋调控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周俊;基于介观和多体层面的对于半导体自旋电子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付喜;半导体异质结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自旋输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程芳;Luttinger量子线的交流输运性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一维量子波导中的电子自旋输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盛威;自旋轨道耦合介观体系中的自旋Hall效应及自旋流[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毕才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磁调制2DEG的自旋输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瑞琴;非磁性半导体多层结构中的自旋极化隧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赵伟;石墨烯共振隧穿结构中的自旋极化与磁电阻特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士柱;OLED中自旋极化载流子的注入和输运特性[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7 马文强;自旋晶体管和自旋注入中不同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效应[D];吉林大学;2009年
8 修明霞;肖特基接触的铁磁/有机系统的自旋极化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华;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在太赫兹激光场辐照下的电子输运性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羊富彬;T型双量子点自旋极化输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毛庆;1G硬盘有望存储100G信息[N];南京日报;2010年
2 王丹红;量子计算又进一步[N];中国矿业报;2003年
3 刘翠华;纳米蒙脱石产品前景良好[N];中国石化报;2002年
4 ;化工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和推广(上)(未完待续)[N];科技日报;2001年
5 王著宇;纳米药学——二十一世纪崭新的前沿科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