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测量与重构

吴晋芝  
【摘要】:离子通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大分子,是细胞电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基因突变和功能障碍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细胞膜离子通道研究目前已成为许多领域关注的热点。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膜片钳技术测量离子通道电流信号,在测量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为了研究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特性,需要获得理想的单通道离子电流信号,电流的重构方法和模型有待深入研究。为了探索物理因子的生物效应,找到更为有效的刺激和诱导方式,揭示其作用规律,需要研究磁场作用下的细胞膜离子通道特性。本文在以上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体完成工作如下: (1)采用急性分离方法对大鼠脑运动皮层神经元进行分离,获得了可用于膜片钳实验的状态和活性良好的神经元。 (2)研究了膜片钳原理和实验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分别测量了大鼠运动皮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电流,并分析了离子通道电流的时间依赖性、电压依赖性以及激活特性。 (3)测量了弱磁场作用下,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流,分析了弱磁场作用对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弱磁场作用下,钠离子的内向电流幅值与对照组相比大大降低,说明弱磁场作用抑制了钠通道的开放。 (4)利用HMM算法对仿真的单通道离子电流信号进行恢复和参数估计,仿真结果发现,在较高的转移概率和较低信噪比(SNR5)情况下,与阈值检测法相比,HMM能较好的恢复离子电流信号。 (5)利用小波包算法对离子电流信号进行重构,该算法运行简单,收敛速度快,恢复精度高,并且对电流的突变较为敏感,在低信噪比下能够很好地满足膜片钳测量系统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为离子通道电流检测以及通道特性分析打下了一定基础,开辟了细胞和分子层面多学科交叉的微观信息检测与处理方法,对探索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岩,刘学宗,钮伟真;细胞离子通道电流实验数据的一种分析方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王斯刚,徐红梅,刘鲁伟,范云;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及其激素调节的动力学应用研究[J];激光杂志;2002年06期
3 杨胜,刘振伟,周文霞,张永祥;白细胞介素-6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离子通道和NMDA电流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4 王江,张骅,邓斌;交变电场作用下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的趋肤效应[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5 鲍伟胜,刘恭鑫,杨英珍,王春雷;柯萨奇B_3病毒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9年03期
6 康华光;细胞电生理与膜片钳技术[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0年03期
7 陈军;膜片钳实验技术系列讲座[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5年01期
8 张莉,张习春,高蓉,肖杭;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钙离子通道膜片箝方法的建立[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2年03期
9 叶琴,瞿安连,康华光,周专;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原代培养的一种实用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10 赵勇刚,王保华;生物分子结构及功能、细胞信号转导和胞间通讯过程的检测技术[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年02期
11 王航雁,彭立明;膜片钳和PCR技术在神经细胞研究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年03期
12 杜育哲,贺秉军,刘丽,刘安西;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3 牛小伟,曾涛,瞿安,连康,华光;一种豚鼠心室肌单细胞膜片钳标本制备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8期
14 蔡东,王晓民,瞿安连,韩松平,于英心,周专,康华光,韩济生;重复膜片钳法研究MPP~+对神经元钙电流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年02期
15 李云阁,李云义,沙建慧,刘焕珠,沈楠,战术,姜丽萍;豚鼠初级精母细胞延迟外向K~+电流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6 杨建民;几种基于细胞特异感受的生物学技术[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7 肖中举,苏平,高天明,佟振清;急性分离大鼠新皮层神经元K_(ATP)通道的多电导状态[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8 朱浩;对心电活动建模与仿真研究的若干认识[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19 叶琴,陈良怡,瞿安连,徐涛;SH-SY5Y细胞的钙缓冲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20 刘振伟,李立君,刘传缋;Axon公司膜片钳系统的漏减分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俊;钱令嘉;;应激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施玉樑;白俊平;周绍慈;丁军;;重组于巨脂质体的人精子膜C1~-通透通道的膜片箝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丽娟;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葛敬岩;1-磷酸鞘氨醇在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欣;溶血磷脂酸在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电生理学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英骥;溶血磷脂酸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学新;尿素通道蛋白B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赵明;1-磷酸鞘氨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颜涛;泮库溴铵对大鼠颈上交感神经元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8 孙凤蓬;胃酸分泌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李健;豚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_k)及L型钙通道电流(I_(Ca,L))在缺血预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龙;黄体酮和5-H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通道电流和膜电位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