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调控措施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破环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题,生态功能区划正是因此发展起来的。生态功能区划就是在研究区域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内部综合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对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和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临汾市综合生态环境特点出发,在生态功能区划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临汾市的具体实际,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并且对区划后的各小区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调控措施。区划程序首先从土壤侵蚀、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五个方面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然后从土壤侵蚀和生境两个方面进行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再从水源涵养、营养物质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四个方面进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最后在上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结果,结合临汾市实际情况,将全市分为9和生态功能区和24个生态功能小区。根据各个小区生态功能特点的相似性,将24个生态功能小区分为水源涵养、煤产业开发、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地保护、城镇经济发展6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调控和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