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图书馆作为信息和知识的储存、组织、分析、管理、传播、转化的重要集散地,为社会大众和学术人员提供了无限的信息和科研所需的知识储备。尤其是进入到信息化、知识化的21世纪,图书馆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新一代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是各项科研项目的重要基地,那么高校图书馆在整个教学和科研环节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高校图书馆给广大师生提供日常教学学习所必须的文献和资源,同时也给予其他方面的辅助教育和培养提供了应尽的责任。高校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全体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直接服务对象,面对服务群体不同需求和社会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也需要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成为科技发展的资源中心,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图书馆提供服务如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政府及校方的重视程度,其中包括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投入状况,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意识等各种因素都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成效,在一项研究中显示: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建筑物,20%来自于文献信息,75%来自于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的关键构成因素,是图书馆具体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图书馆员的文献资源及信息的收集、整序能力、知识储备转化传播的能力和信息服务效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图书馆人力资源在图书馆基本构成资源中始终是重要的资源,图书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作者就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探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资源,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对山西地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顺应时代需求、人尽其才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及相应的对策。
该论文主要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主要对目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论述。
第二部分主要是讨论了有关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
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山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调研,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第四部分在山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是通过馆长的视角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期望进行了调查分析。
第五部分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