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视域下党风政风监督研究
【摘要】: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弱化,组织涣散,贪污腐败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走向纵深。党中央一方面完善党内制度法规,出台了新修订的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一方面推动监督体制改革,成立了新的纪检监察机构,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抓一抓就好、松一松反弹,对此,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整合原有的力量,成立了专门的党风政风监督部门。新的党风政风监督部门,以整治“四风”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推动了党风政风不断向好,带动了社风民风有效改善。由于党风政风监督部门是监督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产物,它的职能定位、工作机制、内外协作等都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政治生态理论和党风政风监督的内涵、特征、意义等进行了阐述,然后以曾经发生过塌方式腐败,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后来经过加强党的领导等一系列措施,政治生态由“乱”转“治”的S省为例,介绍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中党风政风监督部门的组建历程、工作职能、监督机制、具体变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和数据分析,研究了2014年9月以来S省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现有的政治生态表现,通过研究其治理路径和现实成效,对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予以分析,总结改革中的经验,提出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明责履职、人员力量、制度规范、工作方法等方面剖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