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量三组份纠缠光场与亚泊松光场制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在量子光学的研究领域,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及应用是一个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分别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包括纠缠光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非经典光。例如:1、正交分量压缩光;2、孪生光子对;3、亚泊松光场或强度压缩光。实际上,连续变量纠缠与压缩是直接相关的。运转于阈值以下的OPO输出的信号光与闲置光具有EPR量子关联,而它们的45°方向上的偏振耦合模是压缩态。
非经典光场在量子测量和量子通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地应用在亚散粒噪声的精密光学测量、量子非破坏测量、量子离物传态、量子密集编码、量子密码术等方面。为了建立量子通讯网络,有必要开展多组份纠缠的研究,利用多组份纠缠可以实现量子离物传态网络、远程克隆、可控密集编码等等。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孪生光束制备亚泊松光场的实验研究以及利用级联非线性过程产生连续变量三组份纠缠光场的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在理论上阐述了运转于阈值以上的双共振非简并光学参量振荡器(NOPO)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产生的非经典光场—孪生光束的量子噪声与NOPO腔参数的关系。
2、介绍了利用孪生光束制备亚泊松光场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并给出实验结果与分析。
3、提出了利用级联非线性过程产生连续变量三组份纠缠光场的方案,利用三组份纠缠态不可分判据在理论上得到证明,并且讨论了纠缠
|
|
|
|
1 |
赵梅村;第四届压缩态和测不准关系国际会议在太原市召开[J];中国激光;1995年08期 |
2 |
张登玉;压缩态的相位涨落及光子数涨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3 |
范洪义;压缩态产生机制和量子标度演化[J];光学学报;1986年03期 |
4 |
李宇舫,谭维翰,张卫平;泵浦场对吸收介质中的简并参量放大过程产生的压缩态的影响[J];光学学报;1988年12期 |
5 |
冯澎,白浩;激光对磁振子压缩态的作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6 |
党兰芬;含时谐振子系统压缩态玻色子分布函数[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7 |
熊宝库,王林;光子数压缩态的位相特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8 |
Daniel F.Walls;;光的压缩态[J];中国激光;1983年Z1期 |
9 |
顾樵;超辐射中的压缩态[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2期 |
10 |
张卫平,谭维翰;非相干光泵浦下压缩光的产生[J];中国激光;1989年02期 |
11 |
金维睦;在Wigner相空间中的相干态和压缩态[J];量子电子学报;1990年04期 |
12 |
杨伯君,李荣华,于丽;光纤损耗对光脉冲压缩态的影响[J];量子光学学报;2001年04期 |
13 |
万华明,陈敏,熊文林;利用脉冲外源驱动介观耦合电路制备压缩态光场[J];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03期 |
14 |
朱洪波,杨伯君;制备EPR纠缠态的一种简易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5 |
钱铁铮,许晶波,高孝纯;含时谐振子系统的基本不变量和稳定的压缩态[J];科学通报;1992年01期 |
16 |
柳盛典,吕秀娟,胡成业,张秀荣;压缩算符与压缩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7 |
孙万钧,金有严;压缩真空态的相位涨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18 |
彭堃墀;压缩态光场产生与应用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1998年02期 |
19 |
俞攸红,许晶波;受任意随时间变化外力作用的含时谐振子的压缩态[J];量子光学学报;2001年04期 |
20 |
曲照军,柳盛典;从Q函数的原始定义出发导出压缩态下的Q函数[J];大学物理;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