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光子统计
【摘要】:自从人类有了保密通信以来,怎样在通信中保密以及如何破译敌方的密码就是一对永恒的话题。保密通信不仅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而且在当今的经济和日常通信等方面也日渐重要。在经典的方案中,不论建立密钥的过程多么保密,原则上窃听者总可以窃取到这个密钥,而通信双方对此毫无察觉。这是因为密钥的建立过程总要利用某种载体的某种物理性质,而经典物理学指出,人们完全可以测量该载体的这些属性而不对其产生任何影响。故经典密码术的核心部分一密钥存在不安全因素。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的结合一量子密码术,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密码学中仅依靠数学无法完成的密钥保密传递问题。量子密码术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量子密码也被称为改变人类未来的十大发明之一。
量子密钥分发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使用单个光子携带信息,单光子源的质量是关系到整个通信过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所用的光源都是经过强烈衰减的弱光脉冲,这种光源存在着许多的多光子和空脉冲事件,因此严重降低了密钥分发系统的传输效率,增大了误码率。所以当前在理论和实验上寻找单光子源已经成为推动量子密钥分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论文主要就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以及光子统计在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于偏振编码的B92协议在自由空间中进行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实验演示,研究了用于单光子探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暂态发光特性,并且提出了基于外部光电开关的
|
|
|
|
1 |
王晓波,黄涛,邵军虎,降雨强,肖连团,贾锁堂;利用光子统计概率测量单分子光子源的信号背景比[J];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2 |
李荣华;;色心晶体微弱信号测试抗干扰技术的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3 |
Willam C.Pritchett;张永军;董泽斌;;为何在线性扫描上浪费钱财?[J];国外油气勘探;1995年05期 |
4 |
刘正岐,付文羽;影响光电检测电路信噪比的因素[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5 |
苑益军,周芝旭,牛滨华,王焕弟,刘爱香;浅谈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2期 |
6 |
徐大海,吴子瑕,曹力,吴大进;输入信号和噪声对单模激光随机共振的影响[J];光子学报;2005年09期 |
7 |
王世芳;吴涛;肖明;;随机共振技术检测弱信号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李亚磊;邓新绿;徐军;;Langmuir探针在等离子体诊断中的抗干扰方法[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9 |
黄丽贤;;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通频带测试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6期 |
10 |
王秀荣;;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5期 |
11 |
邱火旺;王海燕;王皓;潘地宏;;水声混沌跳频通信技术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7年02期 |
12 |
苏丕波;钟家均;杨白利;;川西马井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0期 |
13 |
黄斌;曾庆宁;;基于谱减法语音增强研究[J];大众科技;2008年10期 |
14 |
张勇;刘勤勤;张炳武;;利用双谱恢复漏磁检测中的缺陷信号[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9期 |
15 |
贺成艳;卢晓春;;用于GNSS基带信号分析的相干累加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9年S1期 |
16 |
邹晓坤;郭喜庆;崔惠绒;;距离选通技术在光子计数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0期 |
17 |
梁爽;安志勇;冯玉涛;于秋水;;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景物辐射采集特性[J];光学学报;2010年05期 |
18 |
张瑞芳;徐大海;程庆华;;双色噪声驱动的光学双稳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
19 |
陈羽;邓正森;;通信系统时钟电路抖动及相位噪声分析[J];大众科技;2010年10期 |
20 |
李武胜;陈杰;莫志庭;吴军;;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E_3~1油藏地震资料目标处理[J];青海石油;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