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铯原子相干光谱及铯原子在磁光阱和三维近共振光学晶格中的装载与俘获

王彦华  
【摘要】: 量子光学主要研究原子同光场的相互作用,它借助光对原子、离子等客体的量子态进行制备、探测和控制,其中电磁感应透明、电磁感应吸收等相干光谱和激光冷却与俘获原子是实现量子态操控的重要基础。光作用于原子后的相干量子效应可以使原子处于相消或相长干涉的量子叠加态上,并通过光谱的方法来研究其中的量子现象。而通过激光冷却与俘获技术几乎消除了粒子的宏观热运动,则可以制备并影响控制冷原子系综的量子态甚至单个的原子。 本文的工作从新实验室光学平台的安装开始并逐步完善基础建设,完成了光栅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制作,并利用不同的稳频方案实现了频率稳定,随后利用自制半导体激光器从实验上研究了铯原子相干光谱以及铯原子在磁光阱及近共振光学晶格中的冷却与俘获。研究室温下气室中铯原子在近共振光场中的电磁感应透明,电磁感应吸收相干光谱,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光谱的精度,突破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但同原子速度平方有关的二阶多普勒效应并没有改善,而通过激光冷却的方法得到几十μK的原子样品,不仅可以产生高精度光谱,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原子无规热运动对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干扰,成为研究量子现象的基础平台。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1)分析激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结合下一步实验的要求,设计、制作、调试了多台采用Littrow结构的光栅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并使其稳定工作在铯原子D_2线频率附近可连续调谐约2GHz。 2)由铯原子饱和吸收光谱和F-P腔作提供频率参考,采用调制或无调制的多种方法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频率锁定。稳频后的频率起伏小于1MHz,可以满足实验的需要。 3)两台半导体激光器分别提供耦合光和探测光,对铯原子D_2线的两个循环跃迁6~2S_(1/2)F_g=3→6~2P_(3/2)F_e=2和6~2S_(1/2)F_g=4→6~2P_(3/2)F_e=5构成的简并二能级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得到了电磁感应透明和电磁感应吸收的相干光谱,研究了耦合光的失谐和强度的变化对光谱的影响,同时基于量子相干基本理论和气室中原子的速度选择机制分析了形成光谱的物理机制。 4)以三能级原子为模型,基于dressed理论,通过探测光的吸收谱和耦合光随探测光扫频而表现的吸收变化研究了铯原子气室中的A-T分裂以及亚多普勒吸收。 5)在利用饱和吸收技术实现了冷却光相对于原子跃迁线的负失谐锁定,并通过双次通过声光调制器的频移技术对负失谐进行自动控制的基础上,采用三束光往返对射的方案构建气室磁光阱系统,实现了对~(133)Cs原子的冷却和俘获。磁光阱可俘获原子约10~7个,等效温度约30-50μK。同时改进并完善了Pascal程序控制的时序控制系统,通过外围执行元件包括压控振荡器、声光调制器、射频开关、磁场电流开关对冷却光光场强度、光场失谐、磁场及探测光场等实现自动时序控制。 6)由计算机控制实验中的光场和磁场,构建了吸收法测量原子数以及飞行时间荧光法、短程飞行时间吸收法测量冷原子等效温度的系统。并利用测量到的冷原子基本参数如冷原子云大小、冷原子数、冷原子温度优化磁光阱、偏振梯度冷却及光学晶格装载过程中的光场、磁场参数。 7)在磁光阱冷却与俘获的基础上,实现了的亚多普勒冷却,借助短程飞行时间吸收信号研究了molasses冷却各个参数对冷原子温度的影响。 8)建立了由四束线偏振光构成的3D近共振光学晶格系统,并成功实现了磁光阱冷却的冷原子到光学晶格的装载,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铯原子的三维近共振光学晶格。铯原子在晶格中的等效温度约10μK,寿命大于70ms。同时以温度的测量为工具对光学晶格中Sisyphus冷却机制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振华;室温下15GHz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J];半导体光电;1986年01期
2 罗本清;PCM二次群和三次群光发射盘[J];半导体光电;1987年03期
3 陈其道;在快速激发下,DC—PBH 1.3μm InGaAsP/InP激光器的动态光谱展宽。[J];半导体光电;1987年03期
4 刘弘度,林祥芝,鲍学军;单纵模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J];光通信技术;1987年01期
5 李林林,杨恩泽;半导体激光器的强度调制研究[J];半导体光电;1988年04期
6 冯佩珍;;光通信用长波长光电器件市场新动向[J];激光与红外;1988年07期
7 李及,闫军;半导体激光器的最新进展[J];今日科技;1996年01期
8 贾洪均;蒋涛;;国外半导体激光器发展概况[J];半导体光电;1980年04期
9 杜国同,全宝富,邓希敏,苗忠礼,高鼎三;氧化物隔离条形双异质结激光器[J];半导体光电;1981年02期
10 John Maddox;舒可;;为什么要庆祝激光器发明二十五周年[J];世界科学;1985年12期
11 张舒仁;;半导体激光器激励电路[J];激光技术;1985年04期
12 陈其道;用半导体激光器的增益开关特性产生光脉冲[J];半导体光电;1988年01期
13 盛柏桢;频率可变半导体激光器[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3年01期
14 曾小东,穆美丽;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远场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1997年08期
15 孙晓明,强锡富,马军山,杨猛;半导体激光器直接电控稳频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1997年03期
16 朱茂华,黄德康,钟福艳;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流调制特性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3年04期
17 章朝阳;;高精度输出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广场;2007年05期
18 田振华;孙成林;曹军胜;郜峰利;宁永强;王立军;;准连续输出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温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19 单永政,杜宝勋;非均匀半导体激光器传输特性的理论分析[J];半导体学报;1983年01期
20 梁桂云;陈雅符;;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产生高峰值功率的微微秒光脉冲[J];激光技术;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才;侯占佳;王军民;谢常德;彭墀;;弱反馈下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光子数压缩[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高业胜;郑光金;赵耀;;乙炔气体吸收半导体激光稳频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润兵;王平;王谨;詹明生;;用P-D-H方法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稳频[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云良;王海龙;;半导体激光器的广泛应用[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徐宗;张剑;袁杰;陈超;王义遒;;630nm-640nm波段半导体激光频率标准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6 潘振华;王兴;赵宇;高慧;李迎新;;多功能家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研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玉驰;王晓勇;李刚;王军民;张天才;;自由运转半导体激光器边模间的强度起伏关联[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惠荣庆;;半导体激光器四波混频中的相位噪声[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9 赵军卫;吴勇;陈绍武;刘福华;;一种实用的连续泵浦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海明;王晋疆;林久令;刘旭升;陈国相;;高功率短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华;铯原子相干光谱及铯原子在磁光阱和三维近共振光学晶格中的装载与俘获[D];山西大学;2007年
2 田苗苗;电泵浦有机半导体激光器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李再金;半导体激光器腔面光学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马巧梅;基于半导体激光能量源的直接成型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5 张璋;半导体激光器的稳频稳相以及在原子光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6 洪治;改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相干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石英学;噪声用于半导体大功率激光器及双极晶体管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耿涛;基于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原子操控[D];山西大学;2006年
9 徐强;半导体激光器光束传输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于海鹰;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高效耦合特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半导体激光器的稳频和移频[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高扬;半导体激光器噪声测试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曹兰兰;基于半导体激光器干涉测量长度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徐小红;半导体激光器寿命测试系统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刘鹏;用于半导体激光器恒流源的信号转换电路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6 吴加贵;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特性以及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7 孙帅;激光束时空双域整形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丽;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热特性的研究及常规量子阱激光器的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曲航;低频1/f噪声在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孔慧君;半导体激光器非线性动态行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朗讯贝尔实验室推出新款半导体激光器[N];通信产业报;2002年
2 ;半导体激光器应用市场广阔[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邵珍珍 本报记者 张显峰;蓝光半导体激光器让300张光盘变1张[N];科技日报;2005年
4 正 子;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问世[N];光明日报;2002年
5 刘晶;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问世[N];中国电子报;2002年
6 ;高性能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N];人民邮电;2002年
7 记者 杨耀青;我市10个项目获2840万元[N];西安日报;2011年
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副研究员 陈少武 韩勤;激光器家族添新丁[N];科技日报;2001年
9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记者 王力 通讯员 胡晓辉;人才奖项为何频频青睐高新区(滨江)?[N];杭州日报;2009年
10 ;什么是光纤通信[N];光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