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宋婷波  
【摘要】: 近些年来对各种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在中国备受关注,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然而,多数英语学习者在其学习过程中虽很努力,但其成绩提高甚微。研究者们意识到英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两个重要变量,是学习者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法和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个性特征。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已分别对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不足,尤其在国内。因此,笔者对二者的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研究,教师可以了解自身及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偏好和学习策略选择的特点,有助于教师调整或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成为个性化教学的起点。此外,学生对自身学习风格及学习策略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更加灵活地使用适合的学习方法。 本文旨在解决以下5个问题:1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2在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的状况。4在语言学习风格的偏好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研究语言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关系。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笔者对山西大学的四个院系15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研究,本次研究已调查问卷为主,分别使用了Oxford(1989)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和Reid(1984)的感知学习风格量表。笔者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数据结果表明: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处于中等平。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最为频繁。2.男女生在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的使用方面有显著差异。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偏爱多种学习风格,其中视觉型学习风格和个体型学习风格是主要的学习风格偏好。4.男女生在听觉学习风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5.除了听觉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没有任何相关关系外,其它学习风格均对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影响,其中视觉型学习风格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影响最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耿印芳;;善学者与非善学者英语学习策略的异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霞光;;非英语与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使用状况的对比与分析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蒋会;;公共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李力;王海波;;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36期
5 吴坚豪;;高中文理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探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王炤 ,周新武;情感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黑河教育;2005年04期
7 沈育红;;外语教学中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06年01期
8 吴莎;欧阳偶春;;专业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黎万里;;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浅论学习策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4期
10 王保红;;高职院校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2期
11 刘艳;;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情况研究(英文)[J];语文学刊;2005年23期
12 张琍华;郭晓丽;;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5年01期
13 邹妍影;;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14 纪淑军;;国外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因素研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15 贾连庆;;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6 李含平;;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7 周海英;;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18 何柳青;;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写作水平的关系研究——写长法教学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9 江利华;;旅游院校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调查——以桂林旅专2005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0 范琳,范玫;国外学习策略研究探微[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君婷;李海英;;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影响的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吕云芳;;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的特殊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德凤;;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吴丹;金成珠;;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杨润芬;;浅议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姚瑛;孙芳琴;;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常用/不常用学习策略比较[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臻;苏磊;;上海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的调查[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雷晓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林海英;;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选策略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寮菲;;大学生英语词典需求调查与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慧莉;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培训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强;教师认知视角下的语法教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多维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朱青菊;高频会话词串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张蕴;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晓媛;二语语篇理解中关键图示对工作记忆负荷的削减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婷波;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董焕玲;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张彬;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语言学习风格及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陈庆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先荣;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初探[D];安徽大学;2005年
7 杨可炜;以策略培训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对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利;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9 罗艳;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横向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史彩霞;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祖明远 贾一;英语专业学生路在何方[N];科技日报;2006年
2 郑志恋;换个策略学英语[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长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常志纯;英语学习方法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张意轩;章含之:至爱华章,一生含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黄爱凤;老师也需要“老师”[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金素贞;英语主宰大学[N];温州日报;2006年
7 章雪;学英语的“读背”策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主持人:刘茜 嘉宾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学生 张翼;四级与学位挂钩,必要吗[N];光明日报;2003年
9 宋金萍;我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方案确定[N];新华日报;2004年
10 霞;《大学基础英语》因材施教瞄准边缘市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