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提摩太的科技观与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

赵军  
【摘要】: 文章以科学技术思想史为思维半径对李提摩太的科学技术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文章从李提摩太远逝的言论和书籍中,择取其科学观和技术政策这一主题。寻章摘句,探索其科学思想、科学教育思想、技术观、科技政策观、科技图书的翻译出版等方面的角色定位和具体内容的充实,以获得对李提摩太人物科学思想史分析的入手。 论文着重于资料的整理和朴实的介绍,尝试人物分析的真实可靠,包含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主要有例证法、数据统计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涉及到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史、科学思想史等多个学科。 文章的基本内容为,第一部分以李提摩太的科学著作和翻译著作为介绍对象,并以其在广学会和山西大学堂译书院的工作为背景介绍科学著作的出版工作及其影响。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引述李提摩太的翻译著作和原文体现其对中国晚清科技政策的观点和影响。第三部分详细介绍李提摩太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的见解和建树。最后文章站在人文情怀的背景下对李提摩太进行了总评。 通过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对李提摩太的科学技术活动和科学技术思想作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李提摩太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活动中可靠和全面的资料。 2、能够对李提摩太在中国特定时期的科学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与评价。 3、通过对李提摩太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对西方传教士群体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文章是学术界首次对李提摩太在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活动与科学技术思想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从对李提摩太科学技术活动史料的搜集整理,到对李提摩太科学技术思想的分析探讨,都会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及科学技术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史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李提摩太这样一个与山西和山西大学有着密切渊源的人物,使得本课题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开展就显得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付立;;技术理性张扬的科学基础及后果[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8期
2 刘双胤;白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融合[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赵建军;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其未来命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0期
4 张晓鹏;;论技术异化之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5期
5 陆江兵;从理性的技术到技术的理性──技术发展模式沿革[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02期
6 贾岩;技术理性的演进与人主体身份的寻获[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6期
7 李照云;;技术理性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8 李晓进;;技术理性的当代重建[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9 李泳梅;;技术理性的实证主义根源及困境——对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深层解读论[J];浙江学刊;2006年04期
10 赵建军;;技术理性化的人文考量[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1 易显飞;;技术理性的历史进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2 熊小青;;技术理性僭越的生存论代价——一种环境哲学视野中关于技术风险的言说[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3 刘志远;;技术理性的批判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14 陈田;;技术理性影响下人应如何生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5 张立成;西方技术批判理论重建文化哲学的尝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2期
16 李凌村,董洪,张培富;技术异化的生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7期
17 陈凡;王桂山;;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J];哲学研究;2006年03期
18 尚东涛;张桂芳;;技术:人的非对象化的空间[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19 刘福森;;《现代性批判的技术理性之维》序[J];大庆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0 赵建军;技术理性批判与人类未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诚;吴忠良;;中国近代地震学创业史笔记[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2 王彦;;福建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建设[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3 朱荫贵;;聂宝璋先生传略[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4 王杰;;盛宣怀与中国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叶世昌;;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6 黄瑞霖;;[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7 彭漪涟;;略论中国近代对逻辑-方法论探索的成就与不足[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8 苏小东;陈美慧;;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中的地位[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9 李金铮;;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精神论纲[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10 陈曾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位开拓者——张仲礼教授[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D];东北大学;2005年
2 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王李金;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D];山西大学;2006年
6 杨在军;中国近代公司特许阶段公司治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7 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8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沈滢;现代技术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李提摩太的科技观与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D];山西大学;2007年
2 王卫国;技术理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李晓锦;从技术理性到理性技术的嬗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穆青;论技术理性与生态文明的价值互补[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志武;技术理性与文学现代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磊;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贾小阳;马尔库塞的后技术理性观述评[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永利;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沈月娥;论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轨迹[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姣;中国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群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近代最大的编译出版机构[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白薇;盛世华章[N];山西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沫;山西大学破格为“国学少年”调专业[N];太原日报;2010年
4 贾鸿;豪情满怀系教育 开拓未来铸辉煌[N];山西科技报;2005年
5 梁涛;第9期全省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举行[N];太原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丑龙;烟柳先寄一枝春[N];大众科技报;2002年
7 高耀彬;百舸争流千帆竞 敢立潮头唱大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首席记者 齐泽萍;大学生如何迈出职场第一步[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9 苗玉宁;新理念 新体制 新模式[N];山西日报;2001年
10 冀卫平 张云;山西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挂牌[N];山西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