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Rb-Cs原子碰撞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磁光阱中超冷原子具有受外界影响小,速度低,密度高等优点,是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超冷原子的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超低温物理、超低能碰撞物理、原子高分辨光谱、量子频率标准与原子物质波的非线性光学等研究领域。超冷原子之间碰撞是原子分子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研究超冷原子之间的碰撞可以获得精确的原子、分子内部信息,同时超冷原子之间碰撞的研究对于研究原子弱相互作用、物质波干涉、碰撞产物的光操控等也非常重要。本文对双磁光阱中超冷铷原子和超冷铯原子之间的碰撞特性做了详细的研究。
我们在双磁光阱中实现了对铷原子和铯原子的同时冷却与俘获。在此实验环境下研究了不同俘获光功率下铷原子和铯原子在磁光阱中的同核超冷原子碰撞损耗率、在双磁光阱中的异核超冷原子碰撞损耗率。通过实验获得了磁光阱中的铷原子的碰撞损耗率βRb、铯原子的碰撞损耗率βCs,双磁光阱中铷原子的碰撞损耗率β'Rb-Cs、铯原子的碰撞损耗率β'Cs-Rb。利用Gallagher—richard理论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本文的内容主要有:简要回顾了激光冷却与俘获原子的发展史,介绍了异核超冷碰撞的研究现状和意义;在理论方面对非弹性两体超冷碰撞的物理机制做了详细分析,并利用Gallagher—richard模型对磁光阱中两体超冷碰撞做了理论分析;在实验方面建立了超冷Rb-Cs原子的实验装置,对真空系统和光路系统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获得了超冷铷原子和铯原子,测量了铷原子和铯原子的碰撞损耗率。
本论文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利用饱和吸收稳频技术对铷原子、铯原子俘获光和再泵浦光激光器进行了稳频。
2、在双磁光阱中实现了铷原子和铯原子的同时冷却与俘获,对实验中两种原子的数目和体积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原子数密度。
3、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功率下铷原子和铯原子的装载曲线,利用等密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铷原子和铯原子同核碰撞损耗率、异核碰撞损耗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利用Gallagher-Pritchard理论模型进行了解释。
|
|
|
|
1 |
李隽;备受瞩目的超冷声激光器[J];深圳特区科技;1996年06期 |
2 |
PhilipBall,吴琦;超冷的水[J];世界科学;1999年12期 |
3 |
戴闻;超冷一维玻色子系统的费米化[J];物理;2004年11期 |
4 |
戴闻;从费米原子到配对超冷分子[J];物理;2004年02期 |
5 |
邓联忠,印建平;冷原子束或超冷原子束的产生及其应用[J];量子电子学报;2005年01期 |
6 |
王正岭,印建平;势阱中超冷三能级原子的自发辐射[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
7 |
李占奎;魏计房;戎欣娟;袁小华;;液滴室内的氢液滴超冷条件下的结晶(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1年01期 |
8 |
王军民,张天才,杨炜东,贺凌翔,刘海峰,谢常德,彭墀;采用原子汽室磁光阱技术实现铯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J];光学学报;1998年12期 |
9 |
付军贤,王义遒;磁光阱中冷原子的实验特性[J];物理;2000年03期 |
10 |
张卫平;超冷原子光学与高精密原子测量仪[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
11 |
胡建军,印建平;中性原子的表面双磁光阱及其应用[J];光学学报;2005年03期 |
12 |
印建平;超冷分子物理与分子光学及其最新进展(综述)[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
13 |
胡正峰,杜春光,李代军,李师群;超冷玻色气体中电磁感应透明和慢光现象中的原子相互作用效应[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
14 |
云中客;;超冷分子[J];物理;2009年08期 |
15 |
付军贤,李义民,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磁光阱特性及冷原子集合行为的实验研究[J];量子光学学报;1998年03期 |
16 |
李义民,侯继东,杨东海,王义遒;高效率的铯原子磁光阱[J];量子电子学报;1997年06期 |
17 |
侯继东,王晓辉,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直接从气室获得3μΚ超低温铯原子光学粘团(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18 |
付军贤,李义民,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一种测量磁光阱中冷原子密度和温度的新方法[J];光学学报;2001年04期 |
19 |
从征;分子陷获和分子冷却新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11期 |
20 |
刘海峰,刘长虹;全部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实现磁光阱超高真空系统[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7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