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超声传感阵列的设计与测试
【摘要】:超声成像已经在医学上、无损检测、海底地形勘探、水下沉船打捞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超声成像系统体积大、成本高,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现在提高成像系统的集成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缩小体积、提高成像的速度是超声成像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超声成像应用背景,研究了压阻式超声传感器阵列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并测试了其性能。
首先设计了MEMS压阻式超声传感器单元的结构,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超声传感器单元的结构的灵敏度、共振频率等参数,并通过对比不同尺寸结构的灵敏度来实现传感器单元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了150K、75K、68K和34K的微传感梁结构,分别设计了对应频率的悬臂梁结构,通过理论仿真表明,该结构与悬臂梁相比灵敏度平均提高了8.9db。针对该该传感器设计了信号放大电路,实现信号的放大与滤波。
然后介绍了脉冲回波超声成像原理以及相关的处理技术,分析了阵列的指向性。根据基于阵列的超声成像理论设计了超声传感器阵列的间距、阵元数以及分辨角等参数,分析了分辨角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初步探索压阻式超声传感器的集成制造,为研究体积小、成本低、清晰度高的成像系统提供依据。设计了裸芯片的封装结构,实现了与电路板的链接,并且对裸芯片起保护作用。设计了基于空气中和水中应用环境的器件封装,仿真了透声窗对成像的影响,仿真并分析了基于水下封装壳的声学特性。
最后对传感器的电阻、单元的灵敏度、共振频率的一致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阵列的各个参数较为一致,又测试了超声传感器单元和阵列的指向性。利用阵列采集信号,通过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多个目标同时定向,对基于阵列成像作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
|
|
1 |
丁希仑,解玉文,战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物体位姿检测方法[J];航空学报;2002年05期 |
2 |
刘喜昂,周志宇;移动机器人的超声模糊避障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01期 |
3 |
汪云涛,鲍青山,王树国,蔡鹤皋;超声探测系统在移动式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4 |
国世上,李伟平,孙成亮,赵兴中;巨电致伸缩共聚物P(VDF-TrFE)超声传感器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
5 |
李云阳;;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设计[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年05期 |
6 |
赵银银;;基于C8051F340单片机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
7 |
郑学仁,刘百勇,李斌,王曦,郑耀宗;用于集成超声传感阵列的PVDF-MOSFET新结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12期 |
8 |
车延超;粟小理;;偏氟乙烯基压电聚合物在传感器与微驱动中的应用[J];有机氟工业;2010年02期 |
9 |
王丰尧,薛长亮,陆磊;用正弦波超声传感器和8098单片机实现的相关流量仪[J];自动化仪表;1996年12期 |
10 |
苑立波;;用于结构整体与局部健康监测的光纤超声传感器(英文)[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
11 |
张静,董胜林;空气中应用的超声波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1993年06期 |
12 |
李东升,梁大开,王昌明;旋转反射镜式超声传感器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4年03期 |
13 |
周兴超;段智敏;;移动机器人的避障模糊算法[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4 |
金元郁;张海鹰;;超声波自主探路车探测方法的改进[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1期 |
15 |
刘宗杰,袁易全;超声传感器定位中的几何约束与数据处理[J];传感技术学报;1996年01期 |
16 |
何慧娟;;超声在移动机器人障碍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年07期 |
17 |
解玉文,丁希仑,刘颖;基于CCD和超声的物体位姿检测方法及精度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18 |
李保国,王巍,张阳天;利用可编程超声阵列准确定位目标点位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19 |
张培芬;李利品;殷光;赵东升;孙亮亮;;一种新型超声多普勒流量计探头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年04期 |
20 |
严惠民,龙维林,陆祖康;超声泥位跟踪装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