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履复合式煤矿井下环境探测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矿难大国。近十年来,约50,000人因矿难失去生命。矿难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灾后搜救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事故发生后的矿井巷道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危险因素,对于事故现场的确定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何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及时、准确地获知事故现场信息、减少井下受困人员的伤亡、提高应急抢险能力、为救援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和建议,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煤矿井下环境探测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一种新型的8自由度煤矿井下环境探测机器人的设计方案。该机器人最大创新在于设计了一种带有四轮驱动装置的三节式对称复合结构,并将摆臂驱动减速机构集成到摆臂单元中。
本文从机器人的移动机构方案设计、运动性能分析、移动机构设计、结构分析和运动仿真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机器人移动机构方案设计。根据现有救灾机器人的典型移动机构,提出轮履复合式移动机构,并结合隔爆、正压防爆和本安防爆等多种防爆技术,设计了机器人移动平台,同时给出机器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运用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分析了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
(3)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根据工况和设计要求,计算了机构中关键零部件的尺寸,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机器人本体结构进行完整的数字样机建模,对模型进行了虚拟装配、干涉检查和质量特性检测。
(4)机器人结构分析。依据有限元理论,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机器人主要零部件—主驱动轴和履带从动轮进行了静态分析、疲劳分析和频率分析。
(5)机器人运动仿真。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机器人移动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机器人移动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与分析。
通过对虚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本文设计的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合理,各项评测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
|
|
|
1 |
柳明,冯建农;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环境探测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9期 |
2 |
姜方荣;解决机器人臂振的一种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88年06期 |
3 |
廖广奎;飞机清洗机器人“SKYWASH”[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5年02期 |
4 |
;夹河矿举行煤矿井下环境探测与搜救多机器人系统专家现场测试会[J];煤矿开采;2009年03期 |
5 |
唐建中,杨公仆,阳含和;机器人动态过程的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
6 |
谢照林;;关节型机器人拉格朗日方程的物理解释[J];太原机械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
7 |
胡海鹰,李家炜,王滨,王捷,刘宏;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臂/灵巧手遥操作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10期 |
8 |
王晓宾;刘琨;林乐科;赵振维;;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及其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08年06期 |
9 |
苏丽颖,谭民;移动机器人构建地图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2期 |
10 |
鲁通;梁萍;邓双成;曹莹瑜;幺娆;;影像引导经皮穿刺治疗机器人系统:经皮穿刺过程中位置和姿态的运动解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8期 |
11 |
田富洋;吴洪涛;赵大旭;程世利;孙宏丽;;在轨服务双臂空间机器人的参数辨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2 |
戴珊珊;王学让;;仿人型煤矿环境探测机器人自主避障研究[J];煤矿机械;2010年03期 |
13 |
谢光辉;张进春;;一种仿人机器人臂的重力补偿研究[J];机械传动;2010年07期 |
14 |
戴珊珊;董伟伟;;煤矿环境探测机器人航位研究[J];煤矿机械;2010年09期 |
15 |
栗桂凤,周东辉,王光昕;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机器人环境探测系统[J];传感器技术;2005年04期 |
16 |
徐刚;牛志刚;;轮履复合式煤矿井下环境探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J];煤矿机械;2011年03期 |
17 |
王从庆,赵长军;一种基于C-T空间数字势场的机器人避碰规划方法[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18 |
王坤东;颜国正;鄢波;;基于被动柔顺性的机器人位置/力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07期 |
19 |
李长春;刘广志;;袋装物料装卸机器人臂长的优化设计[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20 |
魏宏玲;;机器人臂的多项式PD型学习控制方法[J];制造业自动化;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