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天线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通信系统向小型化、高性能、以及高集成化方向发展,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微带天线体积小、重量轻、剖面低、易共形、便于与设备集成,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小型化、宽频、多频微带天线设计已成为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智能进化算法具有强大的优化寻优能力,利用智能进化算法进行天线的自动优化设计是现代天线研究的重要趋势。粒子群算法作为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典型模式,通过模拟鸟类觅食进行搜索,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电路优化、动态问题和神经网络训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粒子群算法及其在微带天线设计中的应用,利用自适应调整因子、混沌优化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基本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沌差分粒子群算法(Adaptation Chaotic Different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ACDPSO),并将其应用于小型化、宽频以及多频微带天线的优化设计中。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算法改进及数例验证。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的不足,结合自适应调整因子、混沌优化以及差分进化算法,提出ACDPSO算法,并通过六个典型测试函数,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有效改善基本粒子群算法出现的早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搜索速度和搜索精度。
(二)微带天线以及微带分形天线的优化设计。利用ACDPSO算法以及HFSS仿真软件进行天线优化设计,分别优化实现了宽频、多频、小型化微带天线及微带分形天线的设计。
|
|
|
|
1 |
沈丽英,卿显明,卢剑,张其劭;小型化高温超导微带天线研究[J];电子学报;1996年06期 |
2 |
车仁信,张坤武;微带天线作为车载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理论探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3 |
赵云,帅农村,苗放;一种微蜂窝室内吸顶式基站天线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
4 |
张军,朱旗;利用混合模型法计算微带天线间互耦[J];微波学报;2004年03期 |
5 |
周碧峰;;微带天线工作原理和设计[J];电子技术;1980年01期 |
6 |
K·马德儒比;梅岭;;关于微带天线的空腔容积内所储存的能量的精确表达式[J];雷达与对抗;1986年05期 |
7 |
徐琰,张立东;矩形微带串馈线阵的设计和仿真[J];制导与引信;2003年04期 |
8 |
韩庆文,易念学,李忠诚,雷剑梅;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牛俊伟,钟顺时;柱面共形蝶形微带天线的阻抗特性和方向图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
10 |
曾文波;方形切角园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1 |
董伟伟;;改变微带天线基板形状实现圆极化[J];遥测遥控;2008年05期 |
12 |
夏京祥;;毫米波微带天线[J];火控雷达技术;1987年04期 |
13 |
饶亲江,龚中麟,徐承和;偏心圆环及同心圆-椭圆环微带天线的谐振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4 |
丁卫平,徐金平;背腔式微带天线电磁散射分析的FEM/POPTD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吕文俊,程崇虎,朱洪波;一种小型加载微带天线的设计[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6 |
车仁信;张坤武;程鑫;;微带天线参数模拟测试[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3期 |
17 |
王昊;;IE3D仿真软件在天线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武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8 |
孙玉发;微带天线技术及其发展[J];无线电工程;1998年04期 |
19 |
朱美红,曹必松,张雪霞,李伟华,姚保纶,周岳亮,何萌,陈正豪,刘铁军;高温超导圆极化微带天线辐射性能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0年09期 |
20 |
张实华,张远威;一种用于GPS的微带天线[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