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HEC-HMS水文模型在北张店流域的应用研究

梁睿  
【摘要】:水文循环过程作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最主要循环过程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不同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水文学家一直将了解和掌握自然界水文循环的基本规律作为自己探寻的目标。但由于水文过程的复杂性,直到今天人们对水文现象的认识还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对它的模拟也只能建立在科学的抽象与合理概化上,致使当今世界上200多个水文模型的适用性受到较大的限制,大部分水文模型在其建立的区域效果较好,换一个地区模型的效果就很差。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下属的水文工程中心研制的HEC-HMS水文模型将水文过程中的植物截留、填洼、下渗、坡面流、基流和河道汇流等子过程的经典和常用计算方法模块化,并提供模块组合的交互平台,使得HEC-HMS水文模型可广泛应用到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地区,模拟多种复杂条件下的流域次降雨径流过程。 首先,对北张店流域的降水、径流、蒸发等水文要素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降水、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降水、径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最大月降水量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6.3%;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8月份,约占全年的21.6%,降水径流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大月蒸发量出现在5月份,占年蒸发量的15.5%。 其次,对北张店流域的雨洪资料分析可知,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复杂,产流方式是超渗与蓄满并存。流域内的洪水在洪量上有大有小;在峰现时间上表现为雨停峰现;在过程上表现为或陡涨陡落,或陡缓结合;峰型有单峰、双峰、多峰,也有显峰、隐峰,或显隐峰结合。 第三,利用HEC-GeoHMS水文模块对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流域河网提取,按自然子流域划分方法将北张店流域划分为12个子流域;并将土地利用图叠加到各个子流域,形成水文模型计算的基本单元。 第四,根据北张店的雨洪特性,本次模拟忽略基流对径流的影响,利用HEC-HMS水文模型提供的交互平台,分别选择初损稳渗法+运动波法+马斯京根法为方案一,SCS曲线法+SCS单位线法+马斯京根法为方案二,对北张店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 第五,根据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方案一的洪量合格率为84.6%、洪峰合格率为92.3%、确定性系数均值为0.85、最大峰现时差为54min,方案二的洪量合格率为84.6%、洪峰合格率为100%、确定性系数均值为0.81、最大峰现时差为96min。从确定性系数、洪量、洪峰值的角度讲,模型在北张店流域的适用性较好。但从峰现时差的角度看,还需对产汇流方法进行分析、组合,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卫华;李雨;魏朝富;靳军英;;不同水文模型在Broken流域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敏嫱;;基于ArcGIS和DEM在水文流域模拟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1年04期
3 杨延华;刘彩红;;SRES B2情景下未来30年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秋季入库流量变化趋势分析[J];青海环境;2011年02期
4 阳勇;陈仁升;;冻土水文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5 李鸿雁;;编程训练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6 钱开铸;吕京京;陈婷;梁四海;万力;;基流计算方法的进展与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4期
7 马倩;谢正辉;陈锋;赵琳娜;;长江流域1982~2005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4期
8 王育礼;王烜;杨志峰;谭雅懿;;水文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9 安全;范瑞琪;朱祯;张敏;;构建式流域实时水文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水文;2011年04期
10 廖谦;沈珍瑶;;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11 杨国巍;;基于小波分析预测月径流量的贝叶斯(BPF)预报方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8期
12 朱文平;张耀南;罗立辉;;生态水文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13 王国庆;王兴泽;张建云;金君良;刘翠善;严小林;;中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水文变化特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11年06期
14 刘冀;董晓华;李英海;;月水量平衡模型的输入敏感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9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崇育;夏军;;大尺度水文模型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气候模型耦合的可能性、挑战和展望[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谢正辉;刘谦;苏凤阁;杨宏伟;;基于全国50×50km~2网格的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框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渺林;夏军;易瑜;;分布式水文建模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4 李景玉;徐宗学;;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渭河流域中的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建;谢正辉;陈锋;肖子牛;薛建军;;2006年汛期VIC水文模型模拟结果分析[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国平;王纲胜;;基于遥感与GIS的气候/气象—水文耦合模型研究初探[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张璞;王建;刘艳;李杨;;SRM模型在玛纳斯河流域春季洪水预警中的应用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8 王渺林;;分布式水文建模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4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潘世兵;李纪人;;流域水文模型和GIS集成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朝;刘晓菲;史培军;;水稻的洪涝灾害损失综述—基于结合水文模型的农作物产量损失评价的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澎涛;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2 杨晓华;参数优选算法研究及其在水文模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3 H.A.Prasantha Hapuarachchi;[D];河海大学;2003年
4 李力;半干旱半湿润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的研制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罗蒋梅;基于不同率定期资料的月、季径流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魏林宏;时空尺度对洪水模拟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王加虎;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与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海亮;洪水智能预报方法与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苏凤阁;大尺度水文模型及其与陆面模式的耦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睿;HEC-HMS水文模型在北张店流域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长森;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郭太英;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志璋;汾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5 樊明兰;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中尺度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孙友波;基于DEM的水文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许钦;基于DEM的黄土区小流域产流产沙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夏达忠;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南岚;GIS在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10 吴爱华;水资源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文模型的现在与未来[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本刊记者 刘艳飞 采访整理;院士专家探讨水文科技与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小凤 张利平;气候变化下要加强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研究[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本刊记者 吴頔 刘艳飞;杨大文:为祖国做事才有归属感[N];中国水利报;2007年
5 高立洪 果天廓 段连红;胡和平:愿做乐水智者[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记者 张虹;珠江:新技术预报水情获突破[N];中国水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岚 通讯员 范国庆;科技创新:为黄河水文插上腾飞的翅膀[N];黄河报;2008年
8 李斌;科学家预测中国最大湖泊水位有望持续回升[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谢平 陈广才 雷红富 李晶;变化环境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要全面考虑[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沈铁元 李灿 周芳;湖北探索局校合作新模式[N];中国气象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