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基双金属催化的CH_4/CO_2重整反应中积碳问题的研究
【摘要】:Ni基催化剂作用下的CH4/CO2重整是煤化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Ni催化剂由于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成为应用和研究的重点,但也存在积碳严重的明显缺点。使用负载型Ni基双金属催化剂实现对反应机理的调控,是解决积碳问题的可行途径。本文主要采用量子化学DFT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积碳生成的微观动力学,在电子水平上描述了积碳问题的微观原因,描述了催化剂的成分和表面结构等主要因素与抗积碳性能的构效关系;建立了简化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电子气模型,描述了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针对Ni基催化剂的积碳问题,本文阐述了解决Ni基催化剂上积碳问题的方法,为筛选、改性和设计新型双金属催化剂提供了一些较为可靠的理论线索。
本文提出了从积碳的抑制、消除和阻止等方面多途径解决积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单金属(Fe,Co,Ni,Cu)及NiM(M=Fe,Co,Cu)双金属合金催化剂模型,基于这些模型研究了CH4/CO2重整反应体系的积碳问题,得到了与实验相吻合的结果。构建了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迁移模型,详细描述了原子O和热解C在催化剂表面的迁移过程,明确了在Ni基催化剂中添加第二种金属以增加原子O的迁移能力,从而消除热解C的方法在理论上不具备可行性,也明确了在Ni催化剂中添加第二种金属以降低原子C的迁移能力,从而阻止热解C集聚的方法在理论上具备可行性。详细分析了催化剂上CH4解离路径,明确了各类催化剂上的速控步骤和活化能变化的规律。详细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热解C消除反应机理,明确了不同的催化剂表面C+O生成CO反应的微观机理。详细分析了热解C集聚的微观反应机理,明确了热解C的集聚反应在不同催化剂表面的难易程度。提出了基于金属-载体有相互作用的负载型催化剂的电子气模型,明确了通过使电子从金属流向载体的微观因素来调变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积碳形成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了各活性组分表面有关积碳问题的各步反应,明确了当CH4解离时决速步骤的活化能比在Ni表面解离的活化能(1.36eV)提高15-50%时,CH4在催化剂表面解离的速率得到了适度的抑制,可以实现对热解C生成的抑制进而抑制积碳的形成,通过比较得出Fe, Ni, NiFe, NiCo和均相的NiCu表面容易形成积碳,而偏聚的NiCu表面不容易产生积碳。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抗积碳性能催化剂的理论线索,明确了催化剂金属d带中心远离Fermi能级,是抑制反应体系中热解C生成的微观因素,明确了通过调变载体结构使电子从金属流向载体,即可实现提高催化剂抗积碳性能的目的,明确了添加不同的金属可以实现阻止热解C在表而的迁移进而阻止其聚集生成积碳的方法。
|
|
|
|
1 |
石雷,周晓霜,蔡天锡,王新平;一步法合成吲哚用Ag/SiO_2催化剂的失活及其抑制[J];催化学报;2003年06期 |
2 |
王顺农,宋丽芝,艾抚宾,王海波,陈明;二苯胺合成用催化剂的再生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年08期 |
3 |
朱信涛;油碳复合清洗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J];化学清洗;1998年03期 |
4 |
薛福连;氮氢压缩机系统积碳爆炸及对策[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1年02期 |
5 |
代小平,余长春,沈师孔;助剂CeO_2对Co/Al_2O_3催化剂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1年02期 |
6 |
李春义,余长春,沈师孔;Ni/Al_2O_3催化剂上CH_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积碳的原因[J];催化学报;2001年04期 |
7 |
周勇,刘正埙;电火花放电加工中工具电极损耗理论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1998年04期 |
8 |
许峥,张鎏,张继炎,赵金保;超细镍基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Ⅱ.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和抗积碳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0年04期 |
9 |
陈吉祥,王日杰,李玉敏,张继炎;镍基气凝胶催化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Ⅱ.制备方法对Ni/CeO_2-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1期 |
10 |
陈吉祥,王日杰,李玉敏,苏万华,张继炎;镍基气凝胶催化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Ⅲ.影响催化剂积碳性能因素的探讨[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
11 |
韩崇文,韩书红,王文婷;甲苯歧化反应中ZSM-5沸石催化剂积碳规律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4年01期 |
12 |
杨学富;;积碳过程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13 |
钱岭,阎子峰,袁安;Ni/γ-Al_2O_3中助剂的加入对于CH_4/CO_2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1年S1期 |
14 |
吕俊复,岳光溪;氧化钙催化活性在焦油裂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J];洁净煤技术;1999年01期 |
15 |
李春林,伏义路,卞国柱;Ni/Ce-Zr-Al-O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和CO_2+CH_4重整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10期 |
16 |
张景森;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积碳原因分析[J];宁夏石油化工;2005年02期 |
17 |
张玉红,熊国兴,杨维慎,盛世善;溶胶-凝胶法对NiO/γ-Al_2O_3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J];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2000年03期 |
18 |
陈吉祥,王日杰,李玉敏,张继炎;不同镍盐前驱物对CH_4-CO_2重整Ni/γ-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1年06期 |
19 |
张静华,张宏明;列管式冷却器的清洗工艺[J];同煤科技;2002年02期 |
20 |
尹双凤,徐柏庆;钛硅分子筛在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中的失活[J];催化学报;200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