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宽带雷达与多重分类算法相结合的呼吸与心跳监测方法

王国强  
【摘要】:基于超宽带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是将雷达技术应用于生物监测领域,其目的是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目标人体的呼吸和心跳频率。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医院各方都在寻求更为有效与安全的监测手段,而基于超宽带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在保护病人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为前线医疗人员提供安全保障,集合了高效、安全的监测特征,不仅应用于防疫医疗监测,也适用于慢性病患者或老人居家呼吸心跳等健康体征监测,势将成为广受欢迎的监测手段。本文主要搭建了超宽带雷达监测系统,对超宽带雷达模块以及超宽带雷达天线进行选型,根据它们的性能参数,选出合适的超宽带雷达模块以及超宽带雷达天线,从而建立起超宽带雷达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呼吸运动、心跳运动与胸腔起伏的联系,建立生命体征信号仿真信号。提出了MUSIC算法在超宽带雷达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应用,并通过仿真信号验证了MUSIC算法的可行性。对雷达回波进行信号的处理,去除雷达回波中的噪声、杂波等影响因素,为后续实验的展开提供较为纯净的含有生命体征信息的信号。接着进行超宽带雷达天线的实验验证和生命体征提取算法的实验验证,分别在正常环境和复杂环境下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实验。超宽带雷达天线主要是选取了全向超宽带雷达收发天线、30度定向超宽带雷达收发天线、90度定向超宽带雷达收发天线,通过设置0.8m、1.0m、1.2m、1.4m、1.6m、1.8m六种实验距离,三种天线分别在六种距离上进行实验,得到目标人体生命体征回波图的波形以及运用MUSIC算法和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呼吸心跳的频谱图,进行对比,最终选取合适的超宽带雷达天线,以及验证MUSIC算法的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逢道;连士博;刘维;綦振伟;孙彩堂;;一种浅地表探测收发天线的设计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16年12期
2 阚鹏;调频连续波雷达收发天线间隔离度的计算[J];雷达与对抗;2004年02期
3 邱景辉,宋朝晖,李红梅;车号识别系统的收发天线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04期
4 于坤;王旭;张瑜;;无线激光通信收发天线快速对准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9期
5 王永华;赵迎超;;毫米波段连续波雷达天线隔离度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14年01期
6 李雪萍;纪奕才;卢伟;方广有;;超宽带低背腔车载探地雷达收发天线的研究[J];电子学报;2014年08期
7 朱瑛;张光硕;刘尔雅;路宏敏;;基于S参数法的车载天线耦合度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年02期
8 唐承军,袁泽碧;住院病人接受基础生命体征监测调查[J];成都医药;2004年06期
9 徐执印;刘晓荣;陈国良;董巧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11期
10 徐飞;;最后的屏障——汽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J];世界汽车;2021年07期
11 刘春梅;陈颖芳;唐秋霞;;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车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26期
12 赵飞;郭应超;鲍胜文;张承武;牛占云;陈世爽;;婴幼儿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9年24期
13 郭权国,蒋全兴;拱形法中收发天线杂散耦合对测试结果的影响[J];宇航计测技术;2005年01期
14 Cosimo Carriero;;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对人体实施状态监控[J];电子产品世界;2020年11期
15 张福根;;电视同频转发系统抗干扰能力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3期
16 汪洋;宋娇;葛临东;;一种MIMO收发天线联合选择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9期
17 杨晓丹;杨冰磊;王梓涵;章依妮;周韩俊;李欣荣;曹世华;;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8年18期
18 程子升,张国清,杨建辉;MMDS中继转发技术的应用与干扰问题的处理[J];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14期
19 余曼;谭安祖;黄建琪;;基于云平台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年03期
20 吴昊天;王兴亮;李伟;兰星;;机载MIMO STAP收发天线联合设计研究[J];测控技术;201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卢中昊;李颖;王晖;刘培国;;P波段瞬态极化雷达收发天线阵列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伍捍东;魏茂华;;地铁站---车通信微波传输系统中的沿轨收发天线方案[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邱鹏;姜和俊;殷晓星;赵洪新;;探地雷达中的磁对消技术[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龚开开;袁凯;唐荣欣;邓晓华;;星载超宽带雷达天线的自适应匹配电路设计[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二十五: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专题二十六: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专题二十七: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C];2020年
5 王博远;何卫;;血液净化设备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分析[A];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19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C];2019年
6 陈钢;林海容;朱科静;许永劫;朱丽英;沈婕;杨婷婷;黄昶煜东;韦思佳;潘卫;;不同癌症患者血清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研究[A];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21年
7 王思雨;王琦彬;丁军;倪歆韵;;船体时域绕射问题的非脉冲方法研究[A];第三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20年
8 范琦;杨鸿儒;黎高平;袁良;;载波条纹的高精度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胡燕;卢水娟;徐丽芳;史思仁;陈永花;;无痛诊疗 关爱第五生命体征[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阮成礼;袁乃昌;;皮秒光导开关及超宽带雷达的实验室模型的研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11 姜福豪;倪宇东;闫智慧;何宝庆;柳兴刚;;非规则采样地震数据傅里叶变换应用分析[A];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2 吕理想;张晓萍;;基于正负频形式傅里叶变换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及其分步傅里叶法求解的讨论[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恒;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及其生理信息处理与辨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年
2 刘广伟;基于RFID可定位生命体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孙延鹏;超宽带雷达的压缩感知成像重建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4 张铎;超宽带雷达波在煤中传播规律与定位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5 黎海涛;超宽带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6 陈隽永;小波理论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张敏;轻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干涉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国强;超宽带雷达与多重分类算法相结合的呼吸与心跳监测方法[D];太原理工大学;2021年
2 谢光驰;钻孔雷达系统收发天线的仿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李冲;收发天线高度对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影响的测量与建模[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张哲;收发天线分离式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原理样机研制[D];吉林大学;2012年
5 侯静;钻孔测井雷达时域收发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杨梦遥;基于超宽带雷达的长时生命体征监测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
7 梁洪艳;石油钻孔收发天线设计及其电磁波传输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新蜜;X波段高增益微带阵列收发天线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蒲瑞瑞;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10 陆程程;可穿戴生命体征监测系统[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11 左伟;消防员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2 高银;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8年
13 张爱伟;基于ARM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14 刘小燕;超宽带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5 岳楠;亚纳秒时域信号源设计与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6 何春燕;基于超宽带雷达的探测系统研究及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17 牛晨鸣;基于超宽带雷达睡眠分期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18 张旭;基于超宽带雷达的机器人室内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19 周小龙;无载波超宽带雷达人体动作识别理论方法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0 窦硕鹏;微型超宽带雷达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绍黔;“警用超宽带雷达式生命探测仪”通过鉴定[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仲崇山;将运动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N];新华日报;2020年
3 记者 张梦然;不碰皮肤即可监测生命体征[N];科技日报;2017年
4 记者 张隽波;60名转诊工人生命体征平稳[N];山西日报;2010年
5 王雯艳马海静;奥帆赛场地波雷达监测系统建设完成[N];中国海洋报;2007年
6 记者 张梦然;生物传感软贴片可全面监测生命体征[N];科技日报;2020年
7 程艳 记者 吴长锋;新型大气环境激光雷达监测系统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