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锈钢焊条熔敷金属高温腐蚀性能研究

吴仲斌  
【摘要】: 本文回顾了高温氧化研究的历史、展望了未来,总结了已有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经验。结果表明,研究不锈钢合金系统的超高温腐蚀行为十分必要和迫切。 试验选择A402(GBE310-16)不锈钢焊条熔敷金属作为基础,改变熔敷金属中Ni的含量和Cr含量,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加入一定量的稀土氧化物。对不同成分的熔敷金属进行1380℃超高温氧化(气氛为1个大气压的空气)试验和1280℃的超高温硫化(气氛为空气加SO_2)试验。 选择失重法绘制了失重率-时间曲线,结合光学显微分析、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试验根据熔敷金属的成分和高温及常温组织特点,对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成分不同的熔敷金属在两种不同的高温腐蚀环境中,腐蚀产物的脱落形式有差异。随着熔敷金属中Ni含量的降低,Cr含量的提高,在高温氧化腐蚀初期,失重率明显减小,但在中后期失重率曲线几乎趋于平行,氧化膜的延性和致密性也得以改善;高温硫化失重率明显减小,表面腐蚀膜致密性得以改善。(2)高温腐蚀后,在腐蚀膜下形成贫Cr层。降低熔敷金属中Ni含量,组织由单相奥氏体组织转变为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组织,Cr的扩散速度加快,Cr_2O_3膜的形成加快;由外及里,铁素体量逐渐增加。(3)药皮中添加稀土氧化物后,其熔敷金属抗高温腐蚀性能明显提高,尤其是抗晶间腐蚀性能明显提高。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熔敷金属表面形成致密、延性良好的Cr_2O_3膜,虽然抗高温氧化失重率没有明显变化,但腐蚀深度明显减小。在 高温硫化腐蚀过程中,熔敷金属表面也形成了稳定、致密的Cr。O。 膜,该膜下未出现贫Cr现象。抗高温硫化腐蚀失重率明显降低, 腐蚀深度也明显减小。 试验条件及试验结果对Fe.Cr-Ni合金系统不锈钢焊缝的高温 腐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海超;;保护气体组成对熔敷金属的影响[J];焊接技术;1979年01期
2 杨永芹;HQ80C钢用GHH80焊条的研制[J];鞍钢技术;1992年01期
3 栗卓新,陈邦固,金立鸿,王秀文;自保护药芯焊丝熔敷金属韧化的机理[J];焊接学报;2001年04期
4 王国强,王爱民;三峡转轮埋弧焊焊接材料研制及工艺研究[J];大电机技术;2002年05期
5 何跃,郑玉贵,国旭明;高强Al-Cu合金2219及其熔敷金属的点蚀行为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5年06期
6 霍光瑞;张俊旭;付学满;;微量B对440MPa级焊条熔敷金属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6年02期
7 张田宏;张俊旭;杜义;彭冀湘;;稀土对奥氏体焊缝金属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6年05期
8 汪柏岐;李娟;钟玉;马小利;曾庆宝;;焊接线能量对熔敷金属组织形成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谢斌;于莉;吕仁军;;对高强钢球罐用焊条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测定[J];压力容器;2007年05期
10 孔红雨;;Mn/Si值对高强钢埋弧焊熔敷金属韧性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7年06期
11 李志勇;王宝;张汉谦;;稀土氧化物对焊条熔敷金属抗高温硫化腐蚀机制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8年03期
12 齐向前;田旭海;孙忠波;闫青亮;;合金元素对T/P91钢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23期
13 谢婧;周永东;耿峰;;中厚复合板容器自动焊工艺试验研究[J];安装;2011年03期
14 王亚婷;徐越兰;曹兴华;李本勇;陈晓蓉;;重要承载钢结构氢致裂纹影响因素分析[J];焊接学报;2011年08期
15 郎毅;;HQ70钢用高强钢焊条的研究[J];鞍钢技术;1986年12期
16 杨少红,熊征,桂赤斌;焊接工艺对熔敷金属韧性的影响[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7 张长敏;纳米材料在焊接技术中的应用[J];焊接技术;2001年01期
18 张田宏;;元素V对奥氏体焊缝金属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6年06期
19 滕亚兰;浦娟;王军;李晓泉;;回火条件对P92钢熔敷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09期
20 陈泳;张京海;李晓泉;;800MPa级别钢熔敷金属热处理脆化机理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征;陈德斌;桂赤斌;;碱性焊条中硅的过渡行为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袁建国;吴宪平;胡煌辉;;钛铁矿型焊条药皮中C、Mn对熔敷金属Mn含量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3 吉晓华;张汉谦;;焊条熔敷金属拉伸断口分维与其拉伸性能之间关系初探[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4 田铭策;马彩玲;王树华;何少卿;;层间温度对烧结焊剂—焊丝组合熔敷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5 王维;王士元;;药芯焊丝手工焊接的推广及应用[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润叶;;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测定[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7 姜天文;;锅炉运行受热面漏泄故障研究与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史传伟;栗卓新;宋绍朋;;E71T-1型药芯焊丝的抗裂性试验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斌;;钛合金熔敷金属焊道表面的紫色氧化色对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超;李继红;张敏;;X100管线钢用埋弧焊丝的研制思路[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彬;冷焊态高碳合金钢型熔敷金属无孪晶强化及增韧[D];山东大学;2003年
2 张小辉;秸秆燃料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机制及防护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3 姚斌;大型低挥发份煤锅炉燃烧运行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石振东;硫对设备高温腐蚀产物自燃性及自燃预防措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张扬伟;310不锈钢高温气体腐蚀行为及其防护涂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黄治军;高性能管线钢焊接性能及焊接材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马文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氯的识别方法与热行为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杨华;大型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比较[D];浙江大学;2007年
9 马成勇;新一代800MPa级超低碳微合金钢焊材及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王春林;大型电站锅炉配煤及燃烧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建模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仲斌;不锈钢焊条熔敷金属高温腐蚀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1年
2 张庆素;-70℃~-101℃钢SAW熔敷金属低温韧性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3 吴佳;核容器用A508-Ⅲ钢埋弧焊熔敷金属强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4 于航;氧对00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MAG焊熔敷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
5 刘昊;低合金高强钢熔敷金属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政;生物质锅炉过热器高温腐蚀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7 王国佛;氮对ER2209MAG焊丝熔敷金属性能的影响[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8 杨扬;600MW超临界机组低NO_x燃烧协调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张新亮;大港电厂328.5MW机组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研究与改进[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10 梅巍;SG-220t锅炉水冷壁爆管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彪;焊条抗拉强度为何比母材低[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刘景凤 段斌 马德志;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与思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张明洋;轧辊新技术讲座[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刘景凤 段斌 马德志;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与思考[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张妍 记者 姜雪松;电站燃煤锅炉减排技术在哈获突破[N];哈尔滨日报;2010年
6 邱慧玲记者 李丽云;首套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通过考验[N];科技日报;2007年
7 李思闽 整理;自强立国 创新利民[N];中国航空报;2011年
8 见习记者 车轮;哈工大锅炉低氮燃烧技术获突破[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刘芳;新型洁净燃烧剂获科技立项[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唐世林 通讯员 田文杰;桂林空军学院大力支援经济建设[N];广西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