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汾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

王志璋  
【摘要】: 分布式水文模型因其能够清楚地反映流域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形成的空间变异性及降雨的时空变化,所以它的模拟精度较之传统的集总式模型要高,且能够对流域的径流组成进行分析,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水文过程的本质,是近年来水文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汾河上游流域的水文特性,建立了适于该地区的,基于流域尺度的次降雨—径流分布式水文模型。该模型首次将SCS产、汇流模型与马斯京根法结合用于计算本地区的径流过程,采用以坡度、坡向为主要因素,按照集水区自然分水线划分子流域的流域离散方法,并提出了该地区点雨量的处理方法。 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选用了该地区的典型流域——岚河流域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模型耦合,然后编制程序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得,该模型的径流量合格率及汇流合格率分别达到70%和80%,且计算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吻合较好。这表明:该分布式模型在流域离散,产、汇流机制确定,点雨量及参数处理上都较为合理,基本适用于该地区的降雨—径流计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翟家瑞;马斯京根法几种不同应用形式浅析[J];人民黄河;1994年04期
2 苏焕家,柴秋峰,王吉玲;汾河下游河道洪水预报[J];山西水利科技;2001年02期
3 李振兴;汾河上游干流水资源质量评价及趋势分析[J];山西水利;2004年04期
4 赵人俊;;马斯京根法——河道洪水演算的线性有限差解[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5 罗伯昆;钱学伟;;关于马斯京根法几个问题的讨论[J];水文;1982年04期
6 朱华;;马斯京根法的矩阵方程求解法[J];水文;1987年04期
7 何惠,张建云;马斯京根法参数的一种数学估计方法[J];水文;1998年05期
8 程浙;汾河上游引黄水质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2期
9 朱春龙;河道流量逆倒演算法[J];人民长江;1998年04期
10 田建设;;对“应用马斯京根法对受涨落率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处理”一文的一点疑义[J];水文;1984年05期
11 苏业助;;应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水位~流量关系单值计算中的几个问题[J];水文;1989年01期
12 苏焕甲;汾河下游河道洪水预报[J];山西水利科技;1996年01期
13 徐小华,董金荣,李德贵;马斯京根法流量演进系数的扩展运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4 赵志贡;王卫东;;马斯京根法流量演算系数的分析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7期
15 杨远东;;用马斯京根法推算入库洪水[J];水文;1984年02期
16 翟国静;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探讨[J];水文;1997年03期
17 胡兰秋;李杰;周光涛;;逆向推流进行洪水演算方法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03期
18 李振兴;;解决汾河上游水资源问题的战略选择[J];山西水利;2005年06期
19 王志璋;谢新民;;汾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J];西北水力发电;2006年03期
20 王厥谋;;洪流演算中的几个问题[J];水利学报;196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银;王志坚;董晓辉;;一期治汾成效显著 二期治理任重道远——浅谈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A];山西省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材料[C];2000年
2 马义娟;王尚义;;汾河上游流域1955-2004年耕地动态变化分析[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3 包红军;李致家;王莉莉;;淮河鲁台子以上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靳淑丽;王红丽;刘元英;;入河排污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及对策[A];2006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6年
5 刘元英;王红丽;郝斌;薛志伟;;入河排污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及对策[A];“发展民生水利 保障饮水安全”论文集[C];2009年
6 牛俊杰;赵景波;王尚义;;基于深层土壤实验的汾河流域上游人工林土壤干燥化研究——以娄烦、岚县、静乐近三十年杨树、杏树林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彭期冬;禹雪中;张建立;骆辉煌;;水力学模型在淮河洪水预报系统中的集成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瑾;程绪干;;淮河流域水文预报技术简述[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红丽;张永刚;薛志伟;;加强水环境监测为引黄工程供水沿线水质评价提供信息支撑[A];“发展民生水利 保障饮水安全”论文集[C];2009年
10 马进荣;赵晓冬;何学铭;陈少明;;有区间入流的河道洪水演进水文学算法[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绍敏;流域洪水演进方法研究与仿真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璋;汾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赵海晓;清代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3 欧剑;飞来峡~石角河道洪水演进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陈妍;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及实时校正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金羽;淮河流域并联水库群防洪错峰优化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张小娜;城市雨水管网暴雨洪水计算模型研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7 杨玫;基于GIS的流域产汇流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8 邵利萍;无资料小流域洪水叠加计算方法初探[D];浙江大学;2009年
9 鄢来标;基于BP网络的河道洪水贝叶斯概率预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嵇海祥;水库泥沙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斌 马禧;二百农民汾河上游护家园[N];山西日报;2004年
2 王洪斌 马禧;汾河上游出现农民护河队[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李卫中;汾河上游禁建排水企业[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4 李爱珍;是谁在污染汾河上游[N];山西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加大汾河上游水保治理力度 确保省会太原供水防洪安全[N];山西日报;2006年
6 记者王洪斌;汾河上游河道“铁腕”抓质量[N];中国水利报;2002年
7 记者  徐晋平 梁小燕;加大汾河上游水土保持力度[N];人民代表报;2006年
8 熊佳;“铁骑”跨越汾河上游[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9 范珉菲 陈晓平;忻州三项措施保护汾河水[N];山西日报;2006年
10 记者王玉芳 通讯员张晓丽;五年内汾河太原段清澈亮相[N];山西科技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