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减压渣油与神府煤共处理供氢性能研究
【摘要】:煤油共处理可使煤得到洁净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质渣油,使煤和渣油转化为轻质油品。这对平衡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本文对神府煤与胜利减压渣油共处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神府煤和胜利减压渣油的热重实验表明430~490℃为煤油共处理适宜反应温度。接着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对煤转化率的影响,由于该共处理反应中煤转化率低,采取了渣油预加氢、渣油中添加硫磺、添加蒽油、煤油共处理产物(苯可溶物)作溶剂等措施提高煤转化率。利用氧化铝吸附柱将胜利减压渣油分离为饱和份、芳香份、胶质和沥青质四组份,考察了四组份的供氢效果。借助红外、色质联用等分析手段,探讨了胜利减压渣油供氢机理及供氢效果。得出以下结论:
1、神府煤与胜利减压渣油共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460℃、时间为15min,煤的最高转化率仅为48.56%。这说明胜利减压渣油的供氢效果不好。
2、加S处理后,胜利减压渣油的供氢效果有所改善(在9min达到最高转化率50.9%)。将胜利减压渣油加氢预处理后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供氢效果也不好(12min达最高转化率49.95%)。胜利减压渣
油:葱二1:1作供氢溶剂效果较好(在gmin最高转化率54.n%);
煤油共处理所得苯可溶物作供氢溶剂效果好,在6min达到最高
转化率65.33%。
3、胜利减压渣油中四组份的供氢效果如下(由于胜利减压
渣油中沥青质含量仅为2.77%,故未考虑沥青质的影响):芳香
份饱和份胶质,色质联用分析表明芳香份中含有一定量的四
氢蔡、蔡、甲基蔡。胜利减压渣油含有49.77%的胶质、巧.34
%的饱和份、32.12%的芳香份(由色质联用分析结果知,芳香
份中含有大量的长链烷烃,烷烃不具有供氢性能),所以胜利减
压渣油的供氢效果不好。
|
|
|
|
1 |
崔之栋,Philip C.V.,Anthony R.G.;几个因素对煤液化产物性质的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
2 |
;“煤液化”关键设备在上海研制成功[J];新材料产业;2005年11期 |
3 |
;煤液化的新过程[J];煤炭转化;1979年02期 |
4 |
;美国和西德等国家的煤液化开发现状[J];煤炭转化;1982年02期 |
5 |
王丽洁,崔之栋,刘思可;将穆斯堡尔谱应用于煤炭催化液化的研究——Ⅱ.某些变数对铁催化剂转化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1年01期 |
6 |
王志忠;刘旭光;;煤电化学液化的可能[J];煤化工;1992年02期 |
7 |
倪中海,刘毅,周长春,张丽芳,宗志敏,魏贤勇;煤液化基础研究进展[J];煤炭转化;2002年02期 |
8 |
;科技简讯[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3年06期 |
9 |
张晓清;浅谈煤液化及加氢稳定装置配管设计[J];化工设计通讯;2004年03期 |
10 |
俞佳;美国1977年关于煤的研究计划[J];煤炭转化;1979年01期 |
11 |
Steve Amendola,王风琛;常压多功能煤液化法可减少投资[J];煤炭转化;1983年01期 |
12 |
沈凯,秦志宏,王永志;煤液化过程中溶剂的作用[J];煤炭转化;1997年03期 |
13 |
盛清涛,凌开成,杜晋安;氢气在煤液化反应中的作用[J];煤化工;2003年06期 |
14 |
郭万喜;甘肃省发展煤液化的前景分析[J];洁净煤技术;2004年03期 |
15 |
李飞;朱伟平;任相坤;;煤直接液化反应器发展概况[J];煤质技术;2007年04期 |
16 |
;在供氢溶剂的煤液化中脱氧、氮和硫的反应[J];煤炭转化;1981年01期 |
17 |
王丽洁,崔之栋,刘思可;将穆斯堡尔谱应用于煤炭催化液化研究 Ⅰ.铁化合物的变化[J];燃料化学学报;1990年03期 |
18 |
朱继升,杨建丽,刘振宇,钟炳;先锋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研制及液化性能评价[J];燃料化学学报;1999年S1期 |
19 |
高晋生;张德祥;吴克;;煤加氢液化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J];煤化工;2007年02期 |
20 |
;煤液化用的催化剂[J];煤炭转化;198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