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工业园的构建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能力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一直占70%左右,煤炭作为能源支柱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高度开采、高度浪费、低度利用”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不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更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促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先进发展模式成为煤炭企业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我国煤炭企业实际相结合,寻求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生态工业园为主要载体的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要从战略上、理论上和政策上付诸实施,把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纳入到煤炭企业发展的体系中来,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背景、意义,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循环经济的作用机理,指出循环经济建立依赖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其中每一条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每条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在第三部分介绍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由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的含义、理论内涵等及借鉴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工业园,构建出山西煤炭产业生态工业园的模式及生态工业园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山西省煤炭产业构建生态工业园的对策以及结论等。
|
|
|
|
1 |
韩丽萍;艾志强;;循环经济理论在煤炭行业应用的构想[J];中国煤炭;2007年06期 |
2 |
郑瑛琨;;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
3 |
杨杰;刘春苗;;循环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统计与决策;2006年13期 |
4 |
李新英;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初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
5 |
李英姿;;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J];求索;2007年05期 |
6 |
雷勋平;;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包装研究[J];中国包装;2008年06期 |
7 |
孙宪法;;低碳经济与肉鸡养殖[J];北方牧业;2010年11期 |
8 |
曹炜;刘昆;刘馨静;;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建设生态城市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05期 |
9 |
朱德仁;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困难及生存与发展[J];辽宁经济;1994年06期 |
10 |
柴久茂,张育奇;理顺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环节[J];煤炭企业管理;1994年08期 |
11 |
王焕文;管理,到该加强的时候了![J];煤炭企业管理;1994年09期 |
12 |
丁振远,李竹荣;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统计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3 |
盛东金,杜均琦,王鑫,孙洲;煤炭企业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1997年10期 |
14 |
齐文义;煤炭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J];能源基地建设;1999年01期 |
15 |
张纯宝;转变观念是煤炭企业摆脱困境的前提[J];党的生活;1999年11期 |
16 |
赵宝福,齐春霞,王炎;煤炭企业托管理论的探讨及实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
17 |
渠贵君;煤炭企业走出困境 思想上必须树立8大观念[J];同煤科技;1999年03期 |
18 |
王永君,张青,杜兴军;煤炭企业生产要素时间组合优化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
19 |
刘戈,孟庆顺;关于煤炭市场运作问题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
20 |
李凤威;结构调整是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煤炭;200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