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rO_2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的研究
【摘要】:
由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是煤炭资源洁净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低碳混合醇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燃料,而且可以作为清洁汽油添加剂取代MTBE。由煤制合成气的工艺已经成熟,开展低碳混合醇的研究对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开发洁净能源以及减少环境污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分子催化与定向转化研究室对ZrO_2的制备方法及其异构合成催化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传统的沉淀法和醇凝胶/氮气热处理法)制备ZrO_2载体,用浸渍法制备Cu/ZrO_2催化剂。通过低温N_2吸附法、XRD、TEM及TPR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ZrO_2的制备方法及焙烧温度、催化剂前驱体CuO/ZrO_2的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织构性质以及对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醇凝胶/氮气热处理法制备的载体及相应的Cu/ZrO_2催化剂比传统沉淀法制备的载体及相应的催化剂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CO加氢活性以及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醇凝胶/氮气热处理法制备的载体在550℃焙烧、相应的CuO/ZrO_2催化剂前驱体在350℃焙烧及260℃还原后显示较高的活性。在300℃,6MPa,H_2/CO=2,10000h~(-1)空速的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12.7%,含氧化合物总的时空产率达229.0g/Kg·h,异丁醇的时空产率为3.1g/Kg·h。
论文同时考察了不同含量的Mn助剂对Cu/ZrO_2催化剂的改性作用,通过BET、XRD等手段研究了Mn对催化剂表面性质及晶相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一定含量Mn的加入能够促进ZrO_2及CuO的分散,提高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及时空产率,提高乙醇及异丁醇在含氧化合物中的分布,Mn/Zr比为1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含氧化合物的总时空产率达264.2g/Kg·h,异丁醇的时空产率为8.8 g/Kg·h。
|
|
|
|
1 |
王育;戴伟;彭晖;刘海江;汪晓菁;;深度脱除CO的CuO/ZnO/ZrO_2催化剂[J];石油化工;2008年11期 |
2 |
施剑林,严东生;微、少量添加剂对高纯Y-TZP粉料烧结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96年03期 |
3 |
周仁贤,陈平,郑小明,陈林深;CuO/ZrO_2活性组分与载体相互作用及其TPR特性[J];物理化学学报;1996年05期 |
4 |
王恩过,陈诵英,王建平;CuO/Zr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J];煤炭转化;2001年02期 |
5 |
张志强;贺站锋;王娟芸;王奂祎;李吉花;蒋毅;陈君和;张小霞;;ZrO_2对CuMn_2/Al-Ti整体式催化剂催化苯燃烧反应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10年07期 |
6 |
刘源,钟炳,王琴,彭少逸;氧化铜/氧化锆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性能研究[J];催化学报;1995年06期 |
7 |
唐克峰;掺钇氧化锆可作金刚石代用品[J];稀有金属;1981年04期 |
8 |
;耐热震陶瓷[J];航空材料;1986年04期 |
9 |
吴皆正,陈玉清,王连星;氧化锆增韧堇青石陶瓷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3年05期 |
10 |
刘征;王文祥;李凡;;含锆熔铁催化剂还原动力学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93年01期 |
11 |
夏风,钱晓良,周卓华,孙尧卿;极限电流氧传感器中Pt/ZrO_2电极的极化[J];功能材料;1996年02期 |
12 |
;氧化锆微粉末的制造方法[J];无机盐工业;1996年04期 |
13 |
王大宁,郭永权,梁开明,陶琨;应用Rietveld方法研究氧化锆的晶体结构[J];中国科学A辑;1998年09期 |
14 |
冯钰锜,张庆合,达世禄;氧化锆填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性能评价[J];分析化学;1999年08期 |
15 |
李鹏;戴斌煜;王薇薇;;铸钢用泡沫陶瓷过滤器的研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6 |
商景利;戴斌煜;王薇薇;;Mg,Ce-PSZ泡沫陶瓷过滤器的研制[J];江西冶金;2006年05期 |
17 |
王巍;;氧化锆催化剂粉末粒度及其分布的测定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7年03期 |
18 |
徐荣清;赵建玲;王西新;郭丽敏;李养贤;;阳极氧化法制备氧化锆纳米管阵列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6期 |
19 |
刘源,钟炳,彭少逸;铜基/氧化锆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5年01期 |
20 |
许小红,宋波,毛裕文;氧化锆—碳化硅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与显微结构的关系[J];耐火材料;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