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动态试验研究

刘丽芳  
【摘要】: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城市污泥问题日益严重。基于处置费用和废物资源化角度考虑,城市污泥农业利用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然而污泥中较多重金属始终是其安全农用的限制因子。在去除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诸多方法中,生物淋滤法因其耗酸少、运行成本低、重金属去除效率高等优点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论文首先介绍污水污泥的概念、性质、处理处置方法及其土地利用的前景与限制因素,阐述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污染及其去除方法,接着系统地综述生物淋滤法的概念、机理、影响因素、反应器种类及该方法的起源发展与前景。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对采自太原市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实验数据表明:污水污泥样品中Zn和Ni含量均超过污泥农林利用酸性土壤标准,Cd的含量几乎接近我国农林利用酸性土壤的标准;污泥样品中的营养物质均高于沤肥中的含量。因此,该污泥样品具有很高的土地利用价值,然而农用前必须有效地降低Zn、Ni、Cd三种重金属的含量,使其达到污泥农用的标准。 (2)对生物淋滤动态试验运行参数进行探讨。本实验组首先设计制作一套生物淋滤系统,系统的核心部件反应器,制作材料为有机玻璃,外部主体形状为圆柱形。目前,生物淋滤动态试验工艺参数大多参考静态实验的数值,本课题创造性地对生物淋滤动态试验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经过实验研究表明生物淋滤系统运行条件如下:最佳硫粉添加量为4g/L、最佳菌种接种量为3%、最佳温度为28℃、最佳搅拌速度为150r/min、最佳搅拌方式为搅拌20min间歇40min。 (3)对生物淋滤动态试验前后污泥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经生物淋滤后污泥pH值减低,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改善,重金属有效去除,营养物质流失。另外,实验数据还证明,生物淋滤后污泥仍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基本能满足土地利用要求。 研究生物淋滤动态试验,为生物淋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宇,王晓飞;浅谈污泥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02年09期
2 于遵;任爱玲;;城市污泥的处理及污泥制活性炭的研究现状[J];河北化工;2006年08期
3 郝桂珍;李社红;吴永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集中式处理与利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张峥嵘;黄少斌;;污泥好氧消化工艺的分析与研究[J];化工科技;2006年05期
5 王宗德;;欧洲固废管理与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分析[J];华章;2009年08期
6 杨俊琦;;我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研究——兼论仙居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案的选择[J];河南化工;2010年02期
7 彭智平;李文英;黄继川;于俊红;杨林香;;农村城镇污泥处理和农用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8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 组织实施示范项目[J];建设科技;2011年06期
9 孙华;滕宇欣;;石油化工污泥处理技术的新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5期
10 丁绍兰,章川波,俞从正;中国制革污水、污泥处理的现状分析[J];中国皮革;1998年05期
11 程曦,李田;水厂污泥[J];城市公用事业;1999年06期
12 王志永;;污泥回注-油田污泥处理新工艺[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13 马承愚;赵晓春;朱飞龙;郭凯琴;吴荣霞;;污水处理厂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及热能利用的前景[J];现代化工;2007年S2期
14 徐晓青;;“重拳出击”城市工业污泥[J];上海人大月刊;2008年05期
15 刘爽;袁林江;;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氮磷的释出[J];应用化工;2009年04期
16 刘慧慧;;浅谈污泥制生物肥技术和资源化处置现状及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年08期
17 傅剑敏;徐江锋;戴海润;杨光丽;王欣;令狐文生;;污泥焚烧工艺研究与进展[J];能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18 陈海;王玥;刘东海;;大连市夏家河污泥处理厂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经验[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2期
19 伍军;李尔;邹惠君;铙世雄;齐同湘;陈雄志;康丹;;污泥全干化处理工艺在武昌南污泥处理厂工程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0年10期
20 ;安全消纳污泥 资源循环利用[J];北京水务;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2 张健;;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A];2007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建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A];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健;章菁;U.Leidel;高世宝;;污泥加钙二级处理的工艺基础与应用[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5 翁焕新;马学文;苏闽华;孙峰;;利用烟气余热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6 赵俊学;李小明;曾媛;李菲;;冷轧不锈钢板带生产过程酸洗污泥的处理与利用[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7 汪立飞;;郑州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探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贤圣;王林;;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胡维杰;;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污泥液、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技术[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煦;;污泥改性深度脱水推进资源化利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弛;复合硫杆菌与MT基因工程菌对污泥重金属的联合生物淋滤[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吕健;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亮;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杨晓;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相玉琳;~60Coγ-ray/H_2O_2法与化学法对污泥蛋白发泡液性能的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李昂;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李钢;市政污泥热解减排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8 邓文义;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徐轶群;城市生活污泥的蚯蚓堆肥特性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鸣;生物淋滤技术去除矿区土壤中的铜、锌、铅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芳;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动态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费云舟;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司建伟;小球藻处理生活污水及污泥提取液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张灿;紫穗槐幼苗在污泥影响下的生理特征与重金属吸收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康少杰;污泥农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郭幸丽;污泥溶胞一水解酸化-CAS减量工艺中试设计及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邬思丹;表面活性剂在污泥生物淋滤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陈月华;生物毒性测试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9 韩术鑫;新型填料—污泥粉煤灰陶粒在生物滤池中处理合成废水的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高明;壳聚糖接枝共聚污泥脱水剂的制备及污泥脱水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永芹;破解污泥处理题[N];重庆日报;2005年
2 钱江;杭州污泥处理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09年
3 记者 彭磊 实习生 栾方 通讯员 胡信;年内,让污泥变沃土[N];湖北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刘莉娅 记者 肖琼;污泥有望变水泥[N];黄石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吴金慧;化工行业应为污泥处理找出路[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记者 赵维光;可年处理有害污泥54万吨[N];文汇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蔡新华;污泥转为全封闭处理[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周兆木;杭州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工作[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记者 孙刚 苏晓梅;新鲜!污泥里面提取蛋白[N];天津日报;2010年
10 记者李青 见习记者吴熹;污泥变身工业蛋白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