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拓展教育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变革为特征的转型时期。大学有象牙塔的俗称,但随着高校素质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已经不可避免地被镶嵌进社会之中。大学生作为一个对时代发展最为敏感的特殊群体,他们面对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信息的急剧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全球化热潮的汹涌发展等,在观念、思想、心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上相对比较成熟,但由于普遍缺乏社会历练,在心理上就显得相对要稚嫩一些,对社会的认识上难免存在不少偏颇之处,在面对人际交往、学习生活、情感危机、择业就业、沉迷网络等多方面的压力时,往往不能正确恰当地处理,致使他们产生了心理素质问题,本文将其归纳为孤独感和自卑感、情感问题困扰、人际交往障碍和就业焦虑心理。
然而,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拓展教育的开展情况却不太理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其归纳为学校重视不够、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心理咨询和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实效性差、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心理素质拓展教育的正常开展。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既有学校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和拓展教育管理工作不规范的因素。因此,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拓展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成因,进而提出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策略,这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和合力培养的理念;应明确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配合,拓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基本思路;应十分重视以下主要途径:一是加大拓展教育工作力度,二是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拓展教育机制,四是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拓展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