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硒对苦荞抗衰老生理和硒含量的影响
【摘要】: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具有高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对40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荞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有益的矿物质元素;也是有较好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芦丁。因此,作为药食同源的功能保健食品,荞麦的开发受到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为探索施硒对苦荞抗衰老生理影响,并为富硒荞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苦荞“黑丰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浸种和喷施相结合的方式,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施硒对苦荞抗衰老生理及各器官硒含量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硒溶液浸种和开花期喷施硒改善了苦荞的抗衰老生理特性,提高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提高了各器官中硒的含量。(2)各施硒方式对SOD、POD和MDA的影响效果:浸喷结合高于单浸种或单喷施;随着施硒浓度的升高,SOD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提高了苦荞的抗逆性。(3)两种施硒方式处理下,苦荞各器官中硒含量最高值比对照增幅:浸喷结合单喷施单浸种。成熟期籽粒硒含量最优施硒方式为单喷施50mg/L硒溶液,籽粒硒含量为0.2819mg/kg,比对照提高了1.17倍。(4)施硒能提高苦荞产量和千粒重,产量在浸种20mg/L、喷施50mg/L处理下达到最高为170.7kg/667m2,比对照增产58.3%;千粒重在浸种10mg/L、喷施50mg/L处理下达到最高为22.2268g,比对照增加了4.4%。
|
|
|
|
1 |
王斯慧;黄琬凌;曾里;曾凡俊;;3种苦荞黄酮提取物主要成分定性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年02期 |
2 |
王媛;;甘洛黑苦荞[J];农村百事通;2012年24期 |
3 |
周海媚;李谣;黄丹丹;杜木英;;苦荞加工利用新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4期 |
4 |
李月;卢俊;顾亮亮;陈庆富;闫玉莹;王传蔚;张永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荞中的硒含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
5 |
;《苦荞举要》[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年21期 |
6 |
林汝法,王瑞,周运宁;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J];华北农学报;2001年01期 |
7 |
林汝法,周运宁,王瑞;苦荞提取物对大小鼠血糖、血脂的调节[J];华北农学报;2001年01期 |
8 |
常庆涛,王书勤,王建如;浅析苦荞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
9 |
李发良,曹吉祥,苏丽萍;苦荞新品种——川荞1号[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
10 |
高小丽,孙健敏,冯佰利,高金锋,柴岩;国家苦荞区试品种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4期 |
11 |
徐宝才,丁霄霖;苦荞黄酮的测定方法[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2期 |
12 |
徐宝才,丁霄霖;温、湿度对贮藏苦荞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3年05期 |
13 |
王安虎,邓建平,耿选珍,熊梅;四川苦荞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种业;2003年10期 |
14 |
赵钢,唐宇,王安虎;多效唑对苦荞产量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3年01期 |
15 |
李发良,曹吉祥,苏丽萍,朱剑锋,沈阿依;苦荞新品种川荞2号[J];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11期 |
16 |
唐宇;赵钢;曾显斌;;~(60)钴—γ射线诱发突变改良苦荞的研究[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7 |
万丽英,穆建稳;贵州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价值[J];贵州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18 |
毛春,宁选跟,李绍辉,程国尧,陈丽珍;高产、优质苦荞新品种“黔黑荞1号”的选育[J];种子;2004年06期 |
19 |
毛春,程国尧;苦荞新品种——威黑荞1号[J];农技服务;2004年06期 |
20 |
陈家礼;谢玉忠;;凉山州苦荞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粮食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