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绵粉蚧及其天敌优势种的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近年来在我省暴发的花椒绵粉蚧Phenacoccus azaleae Kuwana的
实际情况,于1999年11月到2000年11月,对花椒绵粉蚧及其天敌进行了详
细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野外调查、定点采样和室内研究,详细描述了花椒绵粉蚧的形态
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与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作了特征比较。
同时确定了陕西韩城所发生的花椒蚧虫也是花椒绵粉蚧,并非柑桔绿绵蚧
Chloropulvinaria aurantii Cockerell。
2.调查了两块试验林地天敌群落构成和种群数量,通过室内鉴定,确定
了花椒绵粉蚧天敌共有14种,其中捕食性天敌9种,寄生性天敌5种。
捕食性天敌,依据Berger-Parker(1974)优势度指数(d),分析得出了不同
时期、不同林地天敌的种群优势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敌取食量和生物学特
性,弄清了在1号试验地以蒙古光瓢虫Exochomus mongol Barovsky和异色瓢虫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为优势种,在2号试验地以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和异色瓢虫为优势种,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三种优势天敌种群数量的
季节变动趋势,得出天敌对花椒绵粉蚧能起到连贯有效的控制作用。
寄生性天敌,均为膜翅目小蜂,主要是跳小蜂和金小蜂,寄生蚧虫的蛹、成
虫和卵。对花椒绵粉蚧的寄生率较低,而对白蜡绵粉蚧的寄生率较高。
调查了花椒绵粉蚧在出蛰后和越冬前的虫口密度,得出在这两类天敌的
共同作用下,两块试验地的虫口密度分别降低了49.3%和37.7%,天敌对卵囊
的破坏程度较大,在1号试验地卵囊受害率为62.57%。
3.用优势天敌异色瓢虫对花椒和花椒绵粉蚧气味的反应作了生物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所作的两个处理均对有蚧虫参与的花椒新梢有明显的趋性。
4.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花椒绵粉蚧虫体表面蜡质的化
学成份。不经甲酯化的蜡质,经分析其主要成份为环氧十九烷烃(66.15%)、
甘油三月桂酸酯(19.03%)、二十九烷烃(7.56%)等;经甲酯化的样品,其成份
主要为长链脂肪酸,包括 10一甲基-十一酸N5.24%X十六酸(15.83%L 1,14
一十四双酸门.31%)、9,12[E]-十八烯酸(6.28%)等。
|
|
|
|
1 |
;菠萝粉蚧的防治[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9年06期 |
2 |
徐公天;柳绒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昆虫知识;1983年02期 |
3 |
陈素伟,陈汝敏,陈庆道,贺蕾,刘之勋;青岛地区松白粉蚧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5年01期 |
4 |
卢友民;成功防治菠萝粉蚧的方法[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1999年01期 |
5 |
王瑞,曹天文,周维民,刘子忠;花椒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4年01期 |
6 |
徐世多,黄茂俊,谭大临,张景权,郑驰麟,易建盈;湿地松粉蚧自然传播规律研究初报[J];森林病虫通讯;1994年02期 |
7 |
杨莹,周建南;菠萝粉蚧的防治方法[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4年06期 |
8 |
谢映平,赵世林,唐晓燕;花椒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4年05期 |
9 |
潘志萍,曾玲,叶伟峰;湿地松粉蚧的天敌及生物防治[J];中国生物防治;2002年01期 |
10 |
汤才,田明义,庞雄飞;湿地松粉蚧在新侵入区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95年03期 |
11 |
顾茂彬,陈佩珍;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年05期 |
12 |
冯荣扬,梁恩义;菠萝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1998年05期 |
13 |
区蚕业指导所桑树病虫害普查组;桑绵粉蚧发生、危害调查初报[J];广西蚕业;1994年01期 |
14 |
王玉堂;大豆根绒粉蚧研究简报[J];湖北植保;1995年01期 |
15 |
汤才,田明义;湿地松粉蚧夏季数量凋落的原因分析[J];生态科学;1995年02期 |
16 |
武三安;安粉蚧族Antoninini中国种类记述(同翅目:蚧总科:粉蚧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7 |
单访,余波;桔小粉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1986年02期 |
18 |
郑传玲;皱绒粉蚧的防治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1992年S1期 |
19 |
邹玉英;紫藤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1994年05期 |
20 |
秦长生,殷凤鸣,陈权才;化学药剂防治湿地松粉蚧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