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荛花对山楂叶螨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危害严重的山楂叶螨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萃取、柱层析等手段,对植物材料河朔荛花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获得了活性流份WCME-7 和WCME-11,并对其杀螨活性、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1. 对山楂叶螨雌成螨而言,WCME 的LC50 值最高,为2.1855mg 提取物/ml;其石油醚萃取物活性是WCME 的2.83 倍;经柱层析,流份WCME-7和WCME-11对雌成螨活性分别比萃取物增效5.59、8.54倍,尤其是WCME-11对成螨的LC50值达到了0.0904mg 流份/ml,活性为WCME-7 的1.53 倍,毒杀作用显著。河朔荛花总生物碱没有显示高活性,不属于有效作用成分。
2. 河朔荛花对山楂叶螨不同螨态的毒力效果不同,若螨对药剂最为敏感。这可能与各螨态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体表结构有关系。WCME-11 对成螨的活性为WCME-7 的1.53 倍,但对卵和若螨的毒力要比WCME-7 低38.05%和40.38%,说明两个流份所含活性成分的作用方式与机理有所不同。
3. WCME-7 和WCME-11 具有触杀、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抑制繁殖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中以触杀作用为主。它们不只是一般的神经毒剂,其作用机制可能有两种:(1)影响神经传导;(2)影响消化、生殖系统。WCME-11具有比WCME-7 更为强烈的症状表现和更全方位的作用方式,击倒迅速,从12h 开始螨体就进入了大量死亡期。WCME-7 和WCME-11 对若螨进行处理,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发育速度减慢,尤其对若螨期(Ⅰ)效果显著;雌成螨的单雌产卵量有所减少,但与成螨期处理相比,成螨生殖力受抑制程度不大。WCME-11 对山楂叶螨雌成螨的扩散作用随药剂浓度增加而上升,累计扩散率为44.26%。WCME-11 用0.06mg/ml 以上的浓度施药时,24h 内能导致雌成螨大量死亡,而24h 以后成螨扩散高峰期已过,螨扩散率很小,WCME-11不会引起再猖獗现象。
|
|
|
|
1 |
赵莉蔺,刘素琪,曹挥,师光禄;河朔荛花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2005年06期 |
2 |
赵力群,顾才东,田真,杨宁全,刘娟;宁夏山楂叶螨生物学和发生规律的研究[J];昆虫知识;1998年04期 |
3 |
李东海,陈顺,郭桂珍,李剑梅,马忠海;86A—2真菌制剂防治山楂叶螨、棉叶螨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1994年01期 |
4 |
孙振华;苹果园山楂叶螨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0年05期 |
5 |
陈修会,朱飞,颜挺松,李玲,陈振峰;99.1%敌死虫EC防治枣树山楂叶螨药效试验[J];农药;2002年09期 |
6 |
徐国良,李大乱,张翠疃;10%果满红SC防治山楂叶螨药效试验[J];农药;2000年07期 |
7 |
王中娣;牛晓萍;轩粉丽;王雪莲;豆粉婷;冯文涛;;螨涕防治苹果山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7年03期 |
8 |
刘书晓,殷秀玲,张新霞,韩希敏;喷15%哒螨灵乳油防治山楂叶螨试验[J];北方果树;1997年02期 |
9 |
刘书晓;风雷激防治山楂叶螨药效试验[J];中国林副特产;1999年01期 |
10 |
李卫东,袁会卿,杨树春,石红霞,荆耐芳;几种杀螨剂防治山楂叶螨药效试验[J];农药;1993年06期 |
11 |
刘园林,刘甲邦,王秀兰,刘育昌,陈德蓉,范学颜,梁军;温度对甘肃中西部李始叶螨和山楂叶螨致死率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2 |
陈海贵;六种药剂防治山楂叶螨的试验[J];甘肃科技;1998年04期 |
13 |
刘金香,韩巨才,刘慧芹,徐琴,梁廷康,冀堂钢,梁建平;山楂叶螨对常用杀螨剂的敏感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4 |
孙绪艮,乔鲁芹;山楂叶螨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与挥发性物质的关系[J];林业科学;2004年03期 |
15 |
贾贞,宋占午,金祖荫,王莱;山楂叶螨危害对海棠叶片POD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1期 |
16 |
张艳丽;;山楂低产园改造技术[J];山西果树;2010年02期 |
17 |
曹挥,刘素琪,赵莉蔺,师光禄,曾鑫年;瑞香狼毒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及酶活性影响[J];林业科学;2003年01期 |
18 |
高兴文;徐加利;代伟成;李龙;马成立;;苹果园山楂叶螨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6年08期 |
19 |
许维谨,缪勇;苹果园山楂叶螨空间格局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20 |
张新虎,沈慧敏;山楂叶螨对3种杀虫剂抗性趋势的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