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离体心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降解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死后离体心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在高温(30℃)和低温(10℃)两种环境下含量的变化,研究在不同温度下肌红蛋白降解的规律,探讨其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旨在为法医学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健康SD大鼠16只,雌雄不限,体重200g±50g,,随机平均分为高温组和低温组,每组8只。将16只大鼠头部置于封闭的橡胶手套内,并用手掌固定其四肢和躯干,直至缺氧窒息死亡,提取大鼠的心肌和骨骼肌,放置于保湿盒后,置于人工气候箱中(高温组温度恒定为30℃,低温组温度恒定为10℃,湿度恒定40%)。分别于大鼠死后0h、12h、24h、36h、48h、60h、72h,应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随死亡时间的变化,并结合医学图像分析技术以及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比较大鼠离体心肌、骨骼肌肌红蛋白在高温和低温情况下降解规律之间的异同,探讨肌红蛋白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的关系,并计算各参数与死亡时间的相关系数,求出回归方程。
结果:1、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大鼠心肌、骨骼肌肌红蛋白的含量均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的趋势,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2、高温情况下骨骼肌肌红蛋白和心肌肌红蛋白的降解速度比低温情况快。3、高温和低温条件下,骨骼肌肌红蛋白均比心肌肌红蛋白降解慢。
结论:1、在30℃和10℃条件下,大鼠骨骼肌和心肌肌红蛋白降解情况不完全一致,但是都呈现规律性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其变化规律可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指标之一,服务于法医学实践。
2、温度会影响到离体组织肌红蛋白的降解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开展温度对推断死亡时间影响的研究很有法医学意义。
3、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技术操作简单且易行,适合法医学研究和实际检案工作的需要。
|
|
|
|
1 |
王仁;心脏性猝死的现状和机理[J];日本医学介绍;1993年09期 |
2 |
谷建平,刘爱兵,宋梅,陈革新,韩业兴,王景斌;家兔死后红细胞内钾钠离子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J];法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
3 |
刘志萍,陈新,沈忆文,赵子琴,顾云菊;大鼠死后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
4 |
谷党恩,施华戈,蒋佳栋,谢涛;借霉菌推断死亡时间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
5 |
龙仁,王伟平,熊平,黄安,刘承泉;肋软骨及牙髓细胞DNA含量与PMI的相关性[J];法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6 |
吴志谢;论货物列车上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年04期 |
7 |
闫立强;大连地区丽蝇生长发育与死亡时间的相关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8 |
杨帆;罗小兵;李强锋;刘良;朱少华;;双侧性尸斑的法医学意义[J];刑事技术;2007年02期 |
9 |
林岳平;林佩达;王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时间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9期 |
10 |
朱巍;贾连顺;邵将;陈雄生;;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时限分布[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33期 |
11 |
赵淑芬;;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死亡15例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
12 |
殷京珍;李世才;赵祖亮;高玉萍;郑旭东;;郑州市郊区秋季尸食性麻蝇生长发育规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
13 |
汪小海,葛卫红,单秀英;利多卡因碱化对小鼠中毒及死亡时间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年03期 |
14 |
邓立彬,余纯应,杨庆恩;小鼠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
15 |
王琼,郎博娟,孟祥志;尸温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6 |
邹倩
,邹丽梅
,李碧茹;2129例住院病人死亡时间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年04期 |
17 |
刘兴甲;张海春;王帅;邢占军;;根据蝇类蛆长度变化系数θ推断尸体死亡时间[J];刑事技术;2005年06期 |
18 |
相志德;;5例利用胃肠道食物侦破杀人案件报道[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S1期 |
19 |
刘柏松;杨利军;郭中华;;分析潮汐规律推断死亡时间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20 |
陈观升;王桂林;徐春华;刘利容;;商丘市2009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