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回盲部溃疡患者的临床与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范亚琴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回盲部溃疡患者的住院资料,探讨近年来回盲部溃疡住院病例的特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回盲部溃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借鉴,希望对提高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方法:收集2009年1月到2010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内镜诊疗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回盲部溃疡病例,结合临床表现、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等对确诊的回盲部溃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重点探讨回盲部溃疡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恶性淋巴瘤、大肠癌(溃疡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活检、治疗及转归等。采用SPSS 13.0标准化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3 136例肠镜检查中,发现回盲部溃疡性病变123例,明确诊断76例,占61.8%;诊断为不明原因溃疡者47例,占38.2%。 2.确诊的病例中,形成回盲部溃疡的主要病变有溃疡性结肠炎22例,占17.8%(多为全结肠炎累及回盲部);克罗恩病16例,占13%;肠结核8例,占6.5%;恶性淋巴瘤3例,占2.4%(溃疡型);大肠癌7例,占5.69%(溃疡型)等。 3.回盲部溃疡病变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疾病所致的回盲部溃疡中并无明显差异。 4.结肠镜及病理活检是诊断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内镜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率为68.2%,克罗恩病的检出率为37.5%,肠结核的检出率为12.5%,恶性淋巴瘤的检出率为0%,大肠癌的检出率为71.4%。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隐窝脓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54.5%),单纯类上皮结节(31.3%)及淋巴细胞聚集(37.5%)多见于克罗恩病,类上皮结节(37.5%)及干酪样坏死(25%)对于肠结核有确诊意义,而恶性淋巴瘤多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33.3%),大肠癌多见异型上皮(100%)。 5.内镜结合活检组织病理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率为81.8%,克罗恩病的检f出率为43.75%,肠结核的检出率为37.5%,恶性淋巴瘤的检出率为33.3%,大肠癌的检出率为100%。 6.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结核以单纯内科治疗为主,临床缓解率高。克罗恩病7例接受内科药物治疗,患者出院时4例一般情况恢复良好,3例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改善。3例克罗恩病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回盲部癌肿1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合并其他脏器切除2例,3例晚期肿瘤患者,行姑息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例死亡。10例患者中有6例得到了1年以上的随访,一年生存率为60%。 结论: 1.回盲部溃疡型病变检出率明显增多,但确诊率不高。各种临床症状只能对回盲部溃疡的病因诊断起提示作用,内镜活检出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形态时对回盲部溃疡的病因诊断有确诊意义。 2.内镜及内镜下活检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溃疡型)诊断价值较高。但对于肠结核、克罗恩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较困难。今后如何提高对这些病变的确诊率需进一步探索及研究。 3.高度重视并加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宣教及随访工作。 4.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提高肠结核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亚琴;回盲部溃疡患者的临床与内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梁姣;228例回盲部溃疡的回顾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举垚;149例回盲部病例回顾性分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刘龙宾;提高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认识[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副教授 黄文斌;也许,不仅仅是阑尾炎[N];大众卫生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