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利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FACT-B),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采用调查病例,面访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260例乳腺癌住院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和LISREL8.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资料性质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分别以FACT-B四个领域得分和总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试采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方式。
研究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应答率为92.9%。
1.本次调查中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均分为(87.82±15.87)分;生理领域得分(18.77±4.85)分;社会∕家庭领域得分(14.79±5.17)分;情感领域得分(16.93±3.75)分;功能领域得分(10.16±5.00)分;附加领域得分(27.18±3.94)分。
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因素、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经济状况、医疗付费方式、诊断距今时间、居住条件、体育活动情况、婚姻质量自我评价、生活质量自我评价、负性事件次数情况,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影响生存质量总分因素有经济状况、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婚姻质量自我评价;影响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情绪调节能力和负性事件次数;影响社会/家庭领域得分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婚姻质量自我评价;影响情感领域得分的因素有情绪调节能力和婚姻质量自我评价;影响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地区因素、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自我评价。
4.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分析方法,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体育活动状况、地区因素、文化程度因素、职业因素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产生影响。负性事件次数、情绪调节能力既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状况对生存质量产生影响。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χ~2∕df=848.55∕420=2.023,P=0.00,RMSEA=0.065。
研究结论: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现状不容乐观,生存质量总分和各领域得分与诸多因素有关,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既可以单独对生存质量产生作用,又可以作为其它因素产生作用的桥梁。据此可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干预措施,指导患者正确认识乳腺癌疾病,坚定生活信心,加强康复锻炼,并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等,进而促进其生理、社会、家庭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