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社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血尿酸水平在太原社区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高尿酸血症(HUA)、心房颤动(Af)的患病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尿酸、高尿酸血症与房颤的关系,探讨尿酸是否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房颤病因研究和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对社区体检的36~85岁人群8871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男性2826例,女性6045例,平均年龄55.70±12.37岁。所有体检者均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其中房颤患者84例,男性30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6.52±8.59岁。将年龄分为36~45、46~55、56~65、66~75、76~85岁5组,分析尿酸及高尿酸血症的分布特征。血尿酸水平按四分位数分段分为四组,使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调整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尿酸与房颤之间的关系。
结果(1)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在36~45岁组水平最高,女性尿酸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高趋势(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14.8%比11.1%, P0.05)。男性尿酸第四分位组房颤患病率高于其他组,HUA组中房颤患病率也高于非HUA组(1.7%比1.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随着尿酸水平的增高,房颤的患病率逐渐增高,HUA组中房颤患病率也高于非HUA组(2.3%比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多因素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显示年龄(OR=1.175)、冠心病(OR=1.026)、瓣膜病(OR=15.011)、BMI (OR=1.132)是男性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OR=1.183)、瓣膜病(OR=17.035)、hs-CRP (OR=1.015)、尿酸(OR=1.025)是女性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尿酸组中,尿酸第四分位组发生房颤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2.016倍。
结论在35岁以上社区人群中,尿酸与房颤发生密切相关,女性尿酸水平增高可能为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
|
|
1 |
朱瑞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2 |
钟惠梅,黄国兰,吕春美;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J];湖南医学;1998年04期 |
3 |
华春涛;3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7期 |
4 |
任国庆,刘培晶,王胜宏,韩仰光;437例心房颤动临床资料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5 |
张乃广,徐春玲;心房颤动病因的超声心动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1998年06期 |
6 |
毕尚青;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心房颤动4例报告[J];广东医学;1997年12期 |
7 |
马凝!110044辽宁省,杨雪!110044辽宁省,刘侠;家族性心房颤动六例[J];中国循环杂志;1999年04期 |
8 |
杨燕琼,黄志松;恶性肿瘤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心电图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00年04期 |
9 |
戚文航;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2期 |
10 |
柯道正,朱怀玺,唐海沁;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0年01期 |
11 |
杜于茜,郑文远,卞福民;C反应蛋白增高在心房颤动中的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10期 |
12 |
孙秀娟,尹文波,程晓亭,杨旭红;心房颤动的发病情况调查[J];中原医刊;2003年24期 |
13 |
杨乔淦;346例心房颤动病人病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17期 |
14 |
胡大一,杨进刚;心房颤动的现代观点 (1)我国心房颤动流行概况和危害[J];中国循环杂志;2004年05期 |
15 |
石国平,高友林;心房颤动患者C反应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05年01期 |
16 |
孙琪玮,吴长君,刘秋颖;心房颤动病人舒张功能障碍的超声心动图特征[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7 |
叶智宾;冠心病心房颤动50例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18 |
莫绪明,夏求明,姚志发;瓣膜替换术后心房颤动的变化(附144例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95年06期 |
19 |
孙鲁民,严庆峰,韩英慧;心房颤动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4期 |
20 |
吴宁;心房颤动的折返激动机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