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缺血早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摘要】:研究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脊髓和心脏的分布;检测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不同时点NGF、CGRP及其mRNA在DRG和心脏的表达变化,以及胸段硬膜外麻醉、NGF受体(TrkA)拮抗剂和乳鼠辣椒素预处理的干预效应。通过分析CGRP和NGF表达变化关系,探讨在心肌缺血神经源性反应中神经肽表达的调节机制。
研究背景: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CGRP等活性物质参与机体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组织内CGRP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CGRP参与并影响急性心肌缺血的病理变化过程,目前关于其合成与释放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其中NGF是最重要的调节因子。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大鼠心脏和背根神经节CGRP、NGF的组织化学研究
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麻醉后直接处死;(2)结扎冠状动脉组(CAO group),单纯扎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每组均为6只动物。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结扎冠脉后30min大鼠DRG、脊髓和心脏组织NGF及其受体TrkA、CGRP及其mRNA的表达部位;并应用银染法检测心脏神经组织的分布。
第二部分: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和背根神经节CGRP、NGF的表达
动物随机分为两组:(1)手术对照组(Sham group),只开胸暴露心脏,不结扎冠脉;(2)结扎冠状动脉组(CAO group)。每组又分15min、30min、1h和6h四个时点(n=6)。通过心电图监测和TTC染色判断心肌缺血模型制备成功;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定量检测结扎冠脉后不同时点大鼠胸段DRG和缺血心肌组织NGF、CGRP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第三部分: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效应的研究
动物随机分为三组:(1)手术对照组(Sham group);(2)结扎冠状动脉组(CAO group);(3)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EA group)。每组又分15min、30min、1h和6h四个时点(n=6)。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15min经胸段硬膜外给予1%罗哌卡因120μg.kg-1或生理盐水。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定量分析胸段硬膜外麻醉对NGF、CGRP及其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
第四部分:TrkA受体拮抗剂及辣椒素干预效应的研究
1、动物随机分为三组(n=6):(1)手术对照组(Sham group);(2)结扎冠状动脉组(CAO group);(3)AG879硬膜外给药组(AG879 group)。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15min经胸段硬膜外给予AG879(10-7mol/L)或生理盐水。2、动物随机分为四组(n=6):(1)正常大鼠手术对照组(Normal-Sham group);(2)正常大鼠结扎冠状动脉组(Normal-CAO group);(3)去神经大鼠手术对照组(Denervated-Sham group);(4)去神经大鼠结扎冠状动脉组(Denervated-CAO group)。雄性SD乳鼠辣椒素50mg/kg皮下注射制备去感觉神经模型,测定甩尾反射潜伏期和心重/体重百分比鉴定模型成功。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定量分析TrkA受体拮抗剂和乳鼠辣椒素预处理对NGF、CGRP及其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根据第二部分实验结果,选取CAO后15min进行mRNA扩增,CAO后30min进行蛋白定量)。
结果:
1、HE染色显示心内神经节的完整形态,神经组织银染观察到发达的神经纤维密布于心房肌和心外膜下。
2、CGRP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浅层、心外膜、心房组织及血管内皮,DRG内CGRP及其mRNA主要表达于中、小直径神经元,心脏CGRP自身合成较弱。
3、在心脏、脊髓和DRG内均有NGF及其受体TrkA的分布,尤其在心脏NGF免疫阳性细胞位于心肌间隙、心外膜、脂肪组织和血管壁外层。
4、在缺血心肌组织和DRG,与相应时点sham组比较,CAO组CGRP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相应时点sham组比较,CAO组背根神经节β-CGRP mRNA的表达在15min明显降低(P 0.05),而α-CGRP mRNA在6h显著升高(P 0.05)。
5、在缺血心肌组织,与相应时点sham组比较,CAO组NGF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6h时NGF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 0.05);在DRG,CAO组NGF蛋白含量升高仅在1h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GF mRNA的表达随时间延长显著下调(P0.05)。
6、EA能显著抑制CAO诱导的DRG和缺血心肌组织CGRP和NGF蛋白含量的增高(P0.05),在15min时可以部分逆转背根神经节β-CGRP mRNA的下调(P 0.05),并且在6h时显著降低背根神经节CGRP mRNA和NGF mRNA的表达(P 0.05);EA对心脏NGF mRNA有上调趋势(P0.05)。
7、硬膜外给予AG879可以显著降低背根神经节CGRP mRNA的表达(P 0.05),对CGRP蛋白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8、与正常大鼠比较,辣椒素去感觉神经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心重/体重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辣椒素去感觉神经可以明显降低成年大鼠CGRP及其mRNA的表达(P 0.05),显著升高NGF蛋白含量(P0.05)。
结论:
1、NGF和CGRP在成年大鼠心脏和DRG均有表达,CGRP合成主要来源于神经组织。
2、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胸段DRG和缺血心肌组织CGRP、NGF的表达均上调,共同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病理过程。
3、神经冲动参与介导了心肌缺血早期DRG和心肌组织NGF、CGRP的合成和释放。
4、急性心肌缺血早期DRG源性NGF对感觉神经元CGRP的合成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5、辣椒素去感觉神经诱导NGF代偿性大幅度升高,以促进感觉神经修复和再生。
|
|
|
|
1 |
朱伯卿;;Ibuprofen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有益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0年02期 |
2 |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室舒张功能的损害[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4期 |
3 |
饶邦复;;抗心律失常药对急性心肌缺血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效果[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6年04期 |
4 |
傅良雄;徐楚材;;急性心肌缺血与活性氧代谢[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8年01期 |
5 |
赵志青;臧益民;;血小板与心肌缺血[J];生理科学进展;1989年01期 |
6 |
周晓东;臧益民;朱妙章;谢安;钱蕴秋;杨继庆;;急性心肌缺血时频域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J];心脏杂志;1990年01期 |
7 |
李连达;刘建勋;尚晓泓;;醒脑安心胶囊对实验性犬急性心肌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J];中成药;1990年11期 |
8 |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中枢与外周生长抑素含量与心功能变化的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9 |
李永保,王义珍;敌敌畏中毒继发急性心肌缺血[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3期 |
10 |
王宏,王玫;急性心肌缺血表现为牙痛2例报告[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5年06期 |
11 |
顾明晖,孙鲁申,张天红,李燕娜;用HRV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1999年01期 |
12 |
钱孝贤,吴伟康,郑振声,余步云,汤美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02期 |
13 |
邵同先,张苏亚,阮林海,赵立法,田红旗,乔宽奇,张卫民;急性心肌缺血时锌铜含量的变化及影响[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1期 |
14 |
李朝晖;竞花兰;王芏伦;祝家镇;;大鼠急性早期心肌梗死细胞膜PNA受体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S1期 |
15 |
焦玉莲,王建,张淼,程晓敏,唐霞;CTnT早期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01年14期 |
16 |
廖晖,郝一彬;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J];中国药房;2003年05期 |
17 |
涂乾;王华;王亚文;吴绪平;;脊髓蛛网膜下腔预注射AVPX对电针内关穴抗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效应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6年05期 |
18 |
潘志;段富津;魏雄辉;;冠心康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9期 |
19 |
李春香;王文智;丁里玉;郝蕾;;新冠心苏合滴丸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
20 |
沈晓丽;林立芳;林粼;韩莉莉;浦晓东;邓玉莲;胡锡衷;;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医药;200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