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玉峰
,刘继联;口腔肿瘤17对染色体非整倍体性荧光标记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4年01期 |
2 |
曹美婷;贾兴元;刘迁;卫小静;王立荣;郑梅玲;刘敬忠;;常见染色体病的快速检测[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
3 |
苏光,曾瑄,乔慧珍,赵非非,高春生,曹坚,刘国仰,杨焕明,黄尚志;精子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7年01期 |
4 |
臧春霞,李玉华,王仁礼;多重定量荧光PCR在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4年06期 |
5 |
干志峰;方小武;吴日然;梁少霞;王德刚;;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06期 |
6 |
宋兰林,全松,刘晓力,余艳红,钟梅;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流产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03期 |
7 |
赵先兰;孙利敏;郭社珂;孔祥东;卢宁;赵振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年11期 |
8 |
冯坚持,张桥;人胚纤维母细胞体外诱导恶性转化过程中某些生物学标记的改变[J];癌变.畸变.突变;1990年04期 |
9 |
郑履康,邓丽霞,张桥;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建立[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7年03期 |
10 |
刘殿芹;在普通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前瞻性产前筛选中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检测含有Y染色体的易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9年01期 |
11 |
刘柯伶;贾蓓;汪丽萍;宋兰林;肖超群;钟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年01期 |
12 |
赵晓曦;;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5期 |
13 |
莫毅;谢丹尼;檀大羡;陈美佳;陈自洪;吕福通;陈一君;;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男性不育患者精子X和Y染色体[J];广西医学;2009年06期 |
14 |
石鑫玮;刘海意;乔福元;吴行飞;吴媛媛;龚洵;丁建林;唐红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年02期 |
15 |
Ditzel N.;El-Danasouri I.;Just W.;Sterzik K.;张剑萍;;圆头精子症患者同源染色体13号、16号及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升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11期 |
16 |
王雅楠;具有X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体女性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机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
17 |
贾东辉;恶性肿瘤的间期细胞学及其应用价值[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年05期 |
18 |
郑履康,李欣,宋博,邓丽霞,张桥;苯诱导生殖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和DNA损伤的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年03期 |
19 |
王芳,乔福元;产前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新技术[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4期 |
20 |
郑履康,曾庆民,邓丽霞,谭炳炎,张桥;苯、CS_2诱导小鼠卵母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高[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