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完善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调查表的内容,为护士提供一个快速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的路径;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了解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求特点,以患者的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关注点,提出满足患者需求的相应措施。
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护理工作需求的研究,以整体护理、现代医学模式及人本管理为基本依据,结合患者访谈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出《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调查表》。预调查表共60个条目,分三个维度,分别是基础护理工作(条目数为28)、心理护理工作(条目数为16)、与社会学相关的护理工作(条目数为16)。选取5名护理和心理专家及50名住院患者进行预调查,将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经检验调查表的信效度可靠。问卷最终保留了54个条目,并增设两个开放性问题,形成正式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600名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获得541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了解患者对不同护理工作的需求及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
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需求得分是221.03±26.93分。三个维度中护理工作对患者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
2、按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各单项均值大小进行排序,前十位的护理工作是“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状态的观察”、“护士熟练掌握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药物治疗观察”、“护士具备积极阳光的心态”“护士为患者进行心理帮助(情感支持、技术指导、积极信念的引导)”、“护士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倾听、鼓励、重复、提问、非言语行为)”、“护士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护士提供调整心态与行为及促进康复的方法”、“临终病人的护理”。后十位的护理工作依次为“床上擦浴、会阴清洁”、“洗脸、清洁口腔、床上洗头、指趾甲的护理等清洁工作”、“护士提供心理不健康的常识”、“喂水、喂饭、喂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社会文化对自身的影响”、“周围环境对自身性格形成”、“护士引导利用自身及周围资源促进康复”、“护士用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的评估”、“护士使用应对方式量表对患者评估”、“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3、将不同特征住院患者进行分类比较,比较不同性别、婚姻、年龄、学历、职业、收入、住院天数、住院次数、科室、护理级别的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各维度的差异性,结果有7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住院天数、科室、护理级别的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4、将不同人口学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分析,影响患者对基础护理工作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学历、住院时间、科室、护理等级、和住院次数。心理护理和社会护理层面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科室和住院次数。
5、患者在开放性问题中提出了改善环境设施、增加护理人员、进行追踪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结论:
1、住院患者需求多样化,对基础护理需求仍是主要的,在前十位护理工作需求中,有四项护理工作是心理护理,说明患者已经开始关注心理护理工作需求;管理者应鼓励护士扩充人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关注与病人的沟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2、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学历、住院时间、科室、护理等级、和住院次数,提示管理者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关注力度。贯彻落实“个性化护理”的服务理念。
3、护理管理者应尽力改善医院环境设施,方便患者。提高护理水平,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医疗费用。